「2023年将是一个清库存的一年,相较于2022年一开年的意气风发,想要继续大赚疫情红利,却不料市场急遽翻转,终端市场需求因为俄乌战争、通膨等而减缓,甚至消失。如果需求持续不好,那可能就要清两年,到2024年了。」一位产业大老这样看库存问题。

成也疫情,败也疫情,科技大厂2020、2021年才登上营收获利双增高峰,2022年就来个180度大翻转,跌落满仓库存惨境。前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所长、现为大同(2371)总经理王金来告诉CTWANT记者,「幸好现在的状况跟2008年的金融海啸不一样,只不过去化库存需要时间,大概最快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会比较明显。」

脚踏车龙头巨大(9921)12月中旬的一封延票公告,让市场重新检视库存问题,巨大在公告中直接点明,目前市场库存已创下1970年来以来至今所未见,而现金流量短缺,全球客户几乎同时要求延后票期到120天,但巨大本身压力庞大无法独自承担,因此要求协力厂从今年12月起到明年3月出货的货款,一律展延45天付款。

自行车龙头厂巨大要求展延支付供应商货款的公告,让市场再度重视企业因为疫情所积压的库存问题。(图/报系资料照)
自行车龙头厂巨大要求展延支付供应商货款的公告,让市场再度重视企业因为疫情所积压的库存问题。(图/报系资料照)

财讯传媒董事长谢金河则直言,过去3年疫情受惠产业,正面临景气急速下滑压力;反之受害产业则迈向復甦。而优等生巨大「砍单」震撼弹,预示全球产业库存暴升的讯号,也是2023年最沉重的课题。

2022年对于台湾厂商来说,堪称是库存问题连环爆的一年,从上半年开始,以欧洲市场为主台系电脑品牌厂,包括宏碁(2353)及华硕(2357)就率先感受到因为终端市场销售出状况,造成库存开始积压。

曾经在英特尔及台积电(2330)任职的宏碁董事长陈俊圣,则是最早发现库存问题,早在1月开始,就开始对供应链做示警动作,「尤其当研究机构纷纷调降个人电脑(PC)的销售预估,半导体晶圆厂却持续扩厂,这样的状况不正常。」

陈俊圣也透露宏碁的因应策略,由于个人电脑产业预计要到2023年中旬触底,因此要「稳扎稳打」紧盯库存金额和现金水位,目标是要将库存降到400-500亿元的正常水准才可以,至于现阶段进度符合预期。

 宏碁董事长陈俊圣最早发现下游需求转弱,库存将增加,并向上游半导体厂示警。(图/报系资料照)
宏碁董事长陈俊圣最早发现下游需求转弱,库存将增加,并向上游半导体厂示警。(图/报系资料照)

华硕(2357)共同执行长胡书宾则透露,整体市场目前库存水准约是疫情前的2倍,因持续跟供应商及通路商紧密合作降库存,2022年第三季的库存金额单季已下降约317亿元,第四季希望再下降200-300亿元,预计要到2023年上半年才会回到健康水位。

至于半导体产业部分,研究机构TrendForce表示,IC产业来看,目前各业者库存水位仍高,正常情形库存金额占营收五成以下较健康,库存对于厂商而言,若滞销就会是呆料,主动面必须降低向晶圆代工厂的投片量,被动面则是仅能等待需求回温。

面板产业部分,TrendForce表示,友达(2409)的电视面板与IT面板库存均在健康的水位,群创(3481)的电视面板库存水位健康,IT面板库存水位则稍微偏高。电视面板部分,由于面板厂稼动上会因应需求来调整,预估明年上半年会持续保持在健康的水位;IT面板部分,2023年第一季面板厂会维持在相对低的稼动率,库存有望往健康水位接近,若2023年第二季需求回温,有望能够让库存更进一步回到健康水位。

「现在厂商最重要的工作,当然就是要清库存。但是清库存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应收帐款能不能顺利收回来,维持稳定的现金流,否则当现金周转出现问题,最严重的状况,可能就会出现需要裁员,不过目前应该还不至于。」王金来说。

王金来强调,企业需要稳定的现金流来维持营运,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客户端一时递延付款,或许还可以应付一下,但是对于小型厂商来说,财务能力无法跟大型公司相比,如果现金流一旦出现乾枯,影响程度当然不同,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衝击。

至于清库存的手段也有窍门,降价固然是清库存的其中一项手段,但是当市场需求出现急冻时,降价可能也无法刺激需求,就要考验厂商的应变智慧了。王金来说。

更多 CTWANT 报导

#库存 #2023年 #产业 #清库存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