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云林分院心身医学中心主任黄伟烈与新竹分院精神科主任廖士程等人的研究成果获得亚洲精神医学、精神医学研究、心理治疗与心身医学、综合精神医学等学术期刊刊登。(周丽兰摄)
臺大云林分院心身医学中心主任黄伟烈与新竹分院精神科主任廖士程等人的研究成果获得亚洲精神医学、精神医学研究、心理治疗与心身医学、综合精神医学等学术期刊刊登。(周丽兰摄)

臺大云林分院心身医学中心主任黄伟烈与新竹分院精神科主任廖士程等人研究俗称自律神经失调的「身体症状障碍症」发现与脑部前扣带迴区域的杂讯过滤功能欠佳有关,女性比男性多,研究成果获5份国际期刊刊登。

很多民眾觉得这里痛那里痛,跑遍神经科、復健科、风湿免疫科求诊,做过无数生理检查就是没病,黄伟烈研究这类病患与症状10几年。

黄伟烈表示,人都有来自身体的各种讯号到大脑,健康的人会过滤掉较不重要的讯息,不会明显察觉,也不会有不适的感觉,但有些人脑部的过滤功能缺损,过多杂讯被注意到,且出现不舒服的感觉,而这些讯号在身体本来救不到异常程度,生理检查往往没有异状。

黄伟烈表示,这类病患常被归列为自律神经失调,根据这几年研究,可能是脑部的「前扣带迴」区域过滤身体杂讯功能欠佳所致。

黄伟烈说,这类感觉身体到处痛但都检查不出来的病患,愈注意到身体不适感,就愈担忧焦虑,困扰变成更放大而持续,这类身体症状障碍症在台湾相当常见,约有5%盛行率,女性比男性多,40岁至50岁盛行率最高。

黄伟烈与新竹分院精神科主任廖士程研究发现,这一类病患临床上有焦虑、易怒、忧郁症状,通常有疼痛疲倦、肠胃道不适、心臟不舒服等类呈现。

黄伟烈等人把研究成果于发表于知名国际期刊,获得亚洲精神医学、精神医学研究、心理治疗与心身医学、综合精神医学等学术期刊刊登。

黄伟烈强调,国内的研究实证还在累积当中,病患不同而有不同治疗,有些提供药物治疗;有些只要调节注意力,例如正念或行为疗法,改变对事情的想法之后不舒服的敏感度就降低。

#自律神经失调 #精神科 #脑部功能 #黄伟烈 #廖士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