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对「代谢症候群」很陌生,但它是绝不能忽视的健康隐形杀手,根据卫福部国健署卫教资料显示,代谢症候群若不及早检查治疗,将比一般人增加6倍的糖尿病风险、4倍高血压风险、3倍高血脂风险以及2倍心臟病与脑中风风险,不可不慎。对此,营养师姚晴徽表示,代谢症候群的评估标准可透过腰围、血压、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等数值来判别,只要有3项不符合标准,就为代谢症候群。
营养师姚晴徽于个人脸书专页发文,解释代谢症候群。她表示,代谢症候群是数个症状的总称,通常和肥胖有密切相关,也是很多慢性病发生的前兆。她指出,台湾成年人(19岁以上)约有40~50%左右都有代谢症候群。并列出5项判别标准,只要5项中有3项符合,就属代谢症候群:
1、腹部肥胖:男性腰围超过90公分(35吋)、女性超过80公分(31吋)。姚晴徽说,这是最直接也最易测量的指标,可以反映出内臟脂肪的多寡。
2、高血压: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
3、高血糖:空腹血糖值≧100mg/dL。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姚晴徽补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体内属于好的胆固醇,可以把胆固醇带回肝臟代谢。
5、高三酸甘油酯:血中三酸甘油酯超过150mg/dL。
至于发生代谢症候群的原因,姚晴徽表示是胰岛素阻抗引起,她说,由于血液中的葡萄糖需要胰岛素帮忙,才能进入细胞提供能量,胰岛素阻抗就是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变差,使血液葡萄糖不容易进入细胞内,进而让身体代谢出问题。
该如何预防代谢症候群?姚晴徽指出,根据统计,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占50%,遗传因素则占20%。因此,良好的饮食就有很大帮助。她建议日常可好好实践,清淡烹调、高纤维量、减少反式脂肪、避免饮酒、尽量不重咸重调味、减少甜食和饮料摄取等方式来预防。另外,除了饮食习惯调整,她也呼吁,代谢症候群没有特别徵兆,因此定期健检也很重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