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吴小姐因不慎扭伤腰部,刚开始只有下背痛,未料时间渐长,右侧屁股和大腿后侧延伸到小腿和脚底都有痛感,走路跛脚,无奈只能到诊所就诊,不过,服用药物和復健治疗4周后,症状都没有改善,只能到医院求助,经诊断后是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

恩主公医院骨微创团队主治医师姜志勇指出,椎间盘是每节脊椎骨间的软骨组织,上下各有一片软骨夹住中间的髓核及纤维环,髓核会被像年轮一样一层一层的纤维环包在中间,因此椎间盘突出不是整块椎间盘脱离脊椎,而是中间的髓核因长期受压被挤出,常见的突出部位有颈椎与腰椎。

姜志勇说,椎间盘突出发作时,周边肌肉和关节会有连续或间歇发生的酸痛、僵硬甚至痉挛,若压迫到神经会出现麻麻痛痛的感觉,长时间会导致肌肉无力或萎缩,造成手脚行动不便,严重会大小便失禁和瘫痪。

不过,大部分的椎间盘突出会自行痊癒,患者通常会先尝试保守治疗,像是休息、维持正确姿势、服用药物、热敷、电疗及復健,若保守治疗6至8周没有明显改善,建议手术切除凸出的椎间盘。姜志勇说,手术有分传统手术与脊椎微创内视镜手术,随着脊椎内视镜发展,微创手术可放大影像,让医师看得更清楚,避免损伤周边神经,且伤口仅有1.5公分,恢復快速。

姜志勇说明,本次案例中的吴小姐就是採用脊椎微创内视镜手术,术后当天就可下床行动,顺利出院,术后2周还可回到办公室工作、4周后开始做简单运动。

姜志勇提醒,除了劳力职业和长时间固定姿势外,长时间开车、抽菸及肥胖也是椎间盘突出高危险族群,开车需要维持同一姿势,又因为引擎会发出震动,对脊椎来说有压力,长期就容易椎间盘突出;香菸的尼古丁则会让血管直径变细,导致椎间盘的血液、养分减少,造成退化,增加突出机率;肥胖则会对脊椎构造加压,脊椎无法维持一条直线,就容易造成椎间盘突出。

姜志勇呼吁,椎间盘突出看似是小疾病,一开始採保守治疗为原则,但若压迫到神经,严重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下半身或四肢瘫痪,因此不可不重视,若担心术后恢復期太长,可选择微创内视镜手术。

#椎间盘突出 #跛脚 #背痛 #恩主公医院 #微创内视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