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业者在网路贩卖鲨鱼剑被起诉,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6日呼吁,在网路上非法贩售鲨鱼剑案提起公诉,最高可处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0万至150万元罚金。「鲨鱼剑」是由海洋保育类濒危的「锯鳐」鼻锯(吻部)加工制成。
海洋保育署与海巡署侦防分署台南查缉队等单位前于2021年3月15日于台中市查获鲨鱼剑100支及锯鳐吻部牙齿624颗,台南地检署今年9月依违反「野生动物保育法」规定,针对业者于网路拍卖网站贩售鲨鱼剑案提起公诉。
海保署说明,「鲨鱼剑」是由海洋保育类「锯鳐」鼻锯的吻部加工制成,锯鳐为软骨鱼类,吻部延长,两侧有齿状突起,长相类似鲨鱼,但不同的地方是锯鳐身体扁平,吻部上没有肉质触鬚,比较接近鲼类。
锯鳐主要栖息于全球热带、亚热带的浅海,台湾周边海域也曾出现过尖齿锯鳐。锯鳐的吻部被视为收藏品或传统药材,因信仰的需求,过去台湾渔船从远洋带回锯鳐鼻锯,成了鲨鱼剑的大宗来源。
海保署表示,锯鳐性成熟年龄晚,胎仔数少,属于繁殖力较低的动物,容易因污染或人为滥捕而灭绝,2007年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锯鳐列为附录一,原则上禁止国际间贸易,台湾于2008年将锯鳐科所有种(Pristidae spp.)列为保育类野生动物,2013年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CN)也将锯鳐列为濒危(EN)物种。
海保署呼吁民眾切勿买卖保育类动物产品,并踊跃检举违法,拨打海巡署「118」专线检举,共同守护珍贵的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