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27岁陈小姐牵着80岁阿婆到台北荣总新竹分院求诊,称「晚上睡觉手脚都好冰!想煮点补品给阿婆吃,我可不可以一起吃?」传统医学科医师杨文杰指出「补」分为「温补」、「平补」、「凉补」,长辈和年轻人看似症状相同,但药补却不尽相同。
杨文杰说,立冬食补多样多元,从「姜母鸭」、「羊肉炉」、「药膳排骨」、「当归鸭」、「十全大补」、「肉骨茶」到客家人擅长的「鸡酒」,皆属于「温补」。而「四神汤」则属于平补。
温补药材多以「当归」、「黄耆」、「红枣」、「枸杞」为基底,加上「川芎」、「人参」、「肉桂」来活血行气,促进血液循环。体质虚寒的人适合温补,若不确定自己体质,则可採平补。
在当归、黄耆、红枣、枸杞的基础下,加上容易吸收且少负担的山药、空心菜、红萝卜、花椰菜、莲子、当季蔬菜、鸡肉、鱼肉为食材。素食者可选择秀珍菇、杏鲍菇为主食。
「补」有什么禁忌呢?杨文杰举像案例80岁的阿婆有心血管疾病、痛风、肾臟病不建议温补和高钠汤头;27岁陈小姐常熬夜、口破、便秘,则避免温补改採平补。
此外,子宫肌瘤、感冒、月经期间不温补,孕妇及产妇不适合用酒提味,服用抗凝血剂者减少姜蒜和人参的摄取。
杨文杰提醒,虽然立冬温补暂时补解决手脚冰冷问题,但适量晒太阳、运动、少冰饮、早晚注意保暖更是常保健康之治本之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