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观光大县美誉的花莲配合中央2050净零排放目标,由花莲县环境保护局响应县府「慢‧精品‧花莲」观光政策,及「永续是花莲的日常」愿景,近年积极规画低碳旅游,透过辅导建置完善的低碳环境,结合低碳生活推广,连结民眾、社区、产业与绿色景点,让游客在实地参访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与SDGs相关的可持续性实践方式。

花莲县环保局废弃物管理科长张华砡指出,推动低碳旅游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达到无痕旅游的目标,在旅行过程中减少产生一次性的抛弃式垃圾,因此环保局近年积极对旅宿、观光等相关服务产业推广低碳旅游,并转型成「环保旅店」或「环保旅馆」,透过打造低碳产业孕育美好的低碳家园。

张华砡说明「环保旅店」及「环保旅馆」的差异,环保旅店主要诉求旅宿业者不提供住客抛弃式备品,如牙刷、牙膏、小包装沐浴乳及洗髮乳、毛巾等,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透过祭出折扣优惠,呼应消费者绿行动;如业者有意成为环保旅店,只要向环保局申请,经现场访视审核通过即可成为低碳产业的一员。

环保旅宿业者8日参访和平开放生态循环工厂「台泥DAKA园区」,前往矿山景观平台鸟瞰整座「和平工业区」及太平洋美景。(图/报系资料照)
环保旅宿业者8日参访和平开放生态循环工厂「台泥DAKA园区」,前往矿山景观平台鸟瞰整座「和平工业区」及太平洋美景。(图/报系资料照)

环保旅馆有金、银、铜等3种标章,需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查,标准分为环保政策、节能、节水、减少废弃物、绿色採购、危害品管理等面向,达到某些部分就能获得某一层级的标章,而拥有标章的旅宿才可称作环保旅馆。目前全县242家旅宿业者在环保局辅导下已转型为「环保旅店」,另外也有10家业者取得环保标章,成为「环保旅馆」。

此外,环保局为达到低碳旅游目标,除辅导各产业转型为低碳产业,另推出「绿色旅游」,鼓励民眾出游时选择绿色交通工具,如电动车、搭乘大眾运输等,减少碳排放,并入住环保旅店,享用绿色餐饮,因此,今年特别与长年推广蔬食的慈济基金会合作,推动「花莲友善蔬食旅店」标章认证,鼓励业者响应友善蔬食。

张华砡说,友善蔬食主要提供在地当季的100%蔬食,意即食材、烹调原料及调味用品等,均不可含有荤食成分,目前县内已有逾10家旅宿业者成为环保、友善蔬食旅店,期望未来能有更多业者一起加入「低碳旅游」的行列,朝2050净零碳排目标迈进。

低碳永续小旅行 台泥DAKA园区参访交流

花莲县环保局为推广低碳永续生活及产业发展,8日邀请县内环保旅宿业者参访和平开放生态循环工厂「台泥DAKA园区」,希望藉由企业交流吸取相关经验,携手推动低碳永续旅行,共同为环境尽份心力。

台泥和平厂营运迄今已有20多年,以水泥厂、电厂、工业港「三合一循环经济」模式运行,除利用跨产业资源,成为零废弃物、低碳排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更与周边社区、部落连结,达到共荣共好,近年也以太鲁阁族语眺望之意,打造「台泥DAKA园区」,让民眾深入认识「和平」这片土地。

台泥DAKA园区参访交流,首站前往矿山景观平台鸟瞰整座「和平工业区」及太平洋美景,体会工业与聚落的连结,接着再由专人导览解说,认识矿山如何在企业的復育与平衡开发下,找回多采多姿的动植物生态样貌。

台泥和平厂以水泥厂、电厂、工业港「三合一循环经济」模式运行,利用跨产业资源,成为零废弃物、低碳排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图/报系资料照)
台泥和平厂以水泥厂、电厂、工业港「三合一循环经济」模式运行,利用跨产业资源,成为零废弃物、低碳排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图/报系资料照)

第二站则到拥有「和平大堡礁」美誉的和平港,是台湾唯一获得绿色港口及环境教育认证的国际港,也是欧盟海事组织认证的生态港。

和平港自2021年起展开「生态方块珊瑚移植培育计画」,截至今年中止,面积已从3.43长到超过10.43平方公尺,且復育区内不仅能见到极为珍贵的砗磲贝,也吸引许多候鸟、鹭鸶、环颈雉等鸟类栖息。

和平港有「和平大堡礁」之美誉。(图/报系资料照)
和平港有「和平大堡礁」之美誉。(图/报系资料照)

最后回到DAKA园区,参观台泥愿景馆、太阳能发电艺术装置「和平花」、凤梨科植物园「百凤园」及回收雨水永续循环的音乐喷水池等,透过丰富的绿能生态亮点导览,了解台泥在循环经济及低碳旅游的用心。

陈姓旅宿业者表示,一般外界对水泥园区的既定印象为「光秃秃」的样子,透过参访才知道台泥近年在復育生态的工作上,付出很大的心力,未来将持续学习其为环境努力的精神经营旅宿,达到绿色永续的目标。

获得环保旅馆铜级标章的郭姓协理则说,台泥不仅復育矿山的植被生态,更将生态环保的理念,延伸到和平港内,当见到珊瑚、鱼群在友善的环境下生活,相当感动,如实感受到台泥对生态保育的付出与用心。(花莲县环境保护局广告)

#花莲 #观光大县 #环保局 #慢‧精品‧花莲 #低碳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