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吃鱼有益于心血管健康,而备受推崇的地中海饮食,也鼓励每周至少吃2次鱼,但小心选错鱼种恐对身体带来负面影响。对此,肾臟科医师江守山就提到,吃鱼要尽量避开大型鱼类,其较容易累积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反而有害健康;另外,吻仔鱼虽体型娇小,但制作过程常会使用大量的盐巴去煮,含钠量极高,不可不慎。
江守山在《小宇宙大爆发》节目中表示,吃鱼固然很好,鱼油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具改善脂肪肝、降低三酸甘油脂、帮助清血管等作用,但只要吃到受污染的鱼就得不偿失,尤其是富含油脂的大型鱼类,如鲨鱼、旗鱼、鲔鱼、土魠鱼等,其体内所累积的重金属、戴奥辛、多氯联苯等化学污染物相对较多,恐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还是少吃为妙。
除此,吻仔鱼也可能是会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鱼种,江守山解释,其体型很小、油脂含量不高,但关键在于制作过程中,为了怕其自我水解,所以会加入大量盐巴去煮。以1台斤600公克的吻仔鱼来看,有10分之1的重量来自盐巴,也就是60公克是盐巴,而人1天盐的建议摄取量为5公克,一不小心就吃过量,若长者长期食用容易心臟衰竭、肾臟有压力,孩童也容易因此养成重口味的习惯。
无毒教母谭敦慈过去也曾分享本身食用海鲜的3大原则,首先,她不吃大型鱼类,因其汞含量较高;其次,绝不吃大型鱼的鱼头、鱼皮和鱼内臟,这些部位也相对容易累积重金属;最后,不吃活跳跳的活海鲜,避免摄入不当添加药剂。
谭敦慈说,基本上她都吃小型鱼,至于大小该如何判断其实很简单,只要如手掌般大或放在盘子里看得到头和尾,就都算是小型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