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治及疫情等因素影响,近期两岸民间交流虽不断遭遇险阻,但来自台湾的茶师在大陆收徒制茶,将成品心血销往各地;大陆地方政府则率团学习台湾经验,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度假区,过去长时间双边交流的积累及韧性可见一斑,多年来的交流成果已然开花结果。
「乡村振兴‧潇湘茶行」第19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联合採访活动,18日上午参访始建于1939年的湖南白沙溪茶厂,参加「茶香春韵‧乐享生活」2024白沙溪谷雨採茶节活动,现场进行採茶比赛、打擂茶、山歌对唱等活动,体验茶农乐趣。
近年来,白沙溪茶厂每年接待包括台湾游客在内的研学旅行者达20万人次,开展对台交流活动数十次。人群中,来自高雄的茶师方六合吸引了眾人目光。17岁开始泡茶的他,从1987年到上海发展、2007年起定居益阳至今,先后共招收600多名徒弟学习茶艺和制茶技术,活跃于两岸茶界。
正在当地研制茶酒的方六合受访时透露,黑茶到台湾大部分须透过小三通到金门,再由其茶行朋友批发到台湾销售,产量一年虽仅数千斤,但偏向精品,市场大部分能接受。但他直言,目前两岸关系紧张,茶叶进口台湾不易,不能光明正大地报关,只能透过「特殊管道」。
而距安化县以西约100多公里的沅陵县,当地着名的「碣滩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更曾获得上海国际茶博会特别金奖等荣誉,连续两届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指定引用绿茶。过去曾为古战场的辰龙关,现在成了具特色的旅游度假区,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地茶旅产业的发展与台湾息息相关。
从事茶叶行业48年的沅陵县茶业协会会长张干发介绍,为打造当地茶旅产业,2015年县政府率团来台考察,学习茶业管理与制作等各项技术,并和台湾的茶商建立关系,最终在2016年开始打造眼前的辰龙关旅游度假区。他表示,自己最欣赏台湾的冻顶乌龙和金萱茶,希望有台商来共同合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