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立委罗廷玮、李彦秀、麦玉珍,特别选在国际儿童节前夕召开「早产儿暨友善亲职家庭政策」公听会,共同要求政府重视早产儿照护并建构符合早产儿家庭需求的支持体系,呼吁应落实早产儿养育照护津贴、保障孕妇安胎假,以及早疗亲职假入法,守护早产儿平安长大及减轻早产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罗廷玮指出,台湾少子化问题日益严重,2023年新生儿数是13.5万余人,创上新生儿人数史上新低的纪录,然而根据国民健康署最新出生统计年报显示,虽然台湾出生率逐年下降,但早产儿的比例不降反升,2017年早产儿出生数为1万8910人,占总出生人数的9.69%。2022年出生早产儿为1万4684人,占总出生人数的10.56%。
罗廷玮表示,根据早产儿基金会调查指出,早产儿家庭所需的平均花费是11万4749元,多出一般家庭平均花费2万8903元,高达4倍之多,早产儿相较于一般足月儿,除了需自费使用药物及用品来治疗併发症之外,也必须额外使用补充品如,铁剂、维生素D、母乳添加剂等来增加营养与热量。
罗廷玮强调,政府应重视早产儿照护并建构符合早产儿家庭需求的支持体系例如,如何在自费药物或是医材方面提供协助?其次,健保给付的早疗课程上课频率多为1周1-3次,一般疗育课程至少要经过6个月到1年才看得成效,且需排队3至6个月才能接受到治疗,对父母而言,陪伴早产儿早疗课程与工作要如何平衡?
罗廷玮续指,再者,安胎的目的主要是减少早产的併发症,至于怀孕24至34周被视为安胎关键期,平均多安胎1天,宝宝出生后的风险会降低很多,尤其高危险妊娠族群,但现行安胎假未住院只能请30天,给半薪,超过30天会计入住院伤病假,不给薪;住院伤病假则2年内累积请假日数不能超过365天,安胎休养现行机制是否足以应付实际需求?如何守护早产儿健康长大,已成为少子化问题下相当重要的课题。
李彦秀表示,依据内政部2024年5月10日发布的户口统计资料,我国已连续40个月人口自然增加呈现负成长,但赖清德总统在520就职演说时,却只轻描淡写延续扩大幼托,无视友善职场、生育支持。我国不仅新生儿人数少,死亡率亦居高不下,平均每1000个新生儿,就有2.8个无法存活到满月,更有4.5个有可能在5岁前死亡,远高于亚洲邻近国家日本和韩国。
李彦秀指出,卫生福利部固然提出优化儿童医疗照护计画,但儿科住院医师依旧招募不易,人力出现断层、经验难以传承。现行8周产假,是源自1929年订定的工厂法,友善职场政策冻结在上个世纪,更远低于OECD国家产假平均水准。
李彦秀强调,执政党喜孜孜宣传少子女化对策预算创新高,但仍旧与人民感受脱节,友善生养依然遥远,应提供早产儿家庭经济协助,以薪资公共化延长产假,并得弹性作为安胎使用,为早产儿家庭构筑更多社会支持,才是翻转少子女化问题的关键一哩路。
麦玉珍表示,有人说早产儿是「宾士宝宝」,从出生到平安离院几乎都是7位数以上的照护费用;要照顾也确实非常不容易,对家长经济、身心灵方面都是考验。早产儿的照护所需,比一般新生儿还高,若能提供早产儿家庭养育照护津贴,将能减轻家长为孩子选择治疗或药物时的经济负担。
麦玉珍指出,在少子化的年代里,每个孩子的生命都至关重要,尤其这群宝宝,他们需要更专业与及时的照护,才能避免各种併发症,如何建构一个符合早产儿家庭需求的支持体系,急需各位集思广益。
最后,公听会做成3点总结,首先,请卫福部于1个月内评估早产儿常用自费药品纳入健保给付;第2,请卫福部社家署于3个月内针对早产儿营养品、用品,研议补助可行性;最后,请劳动部于3个月内,研议早疗亲职假入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