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品嚐传统肉粽,台湾一直有南北粽区分,南部粽採生料包上粽叶后直接清蒸或水煮,而北部粽则是生料先炒制再包上粽叶再蒸熟,营养师指出,南部粽少了炒制这过程,同重量的粽子卡路里少100-200卡;台中荣总营养师陈维祯今(6日)分享健康享粽撇步,透过烹调、食材以及沾酱等分析热量。
陈维祯说,台湾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元,在制作方式直接水煮或清蒸比先炒后蒸的粽子,热量和油脂量少一点,而一般肉粽包咸蛋黄、栗子、猪肉、花生等,1颗重量150-250克等,热量范围每颗约400-600卡,粿粽则是包入菜脯、香菇、绞肉,平均热量也有200-300卡/颗,碱粽虽然是最小颗但热量有130-150卡/颗。
如果可以自制,陈维祯建议将原本粽子高热量、低纤维的食材换成低热量、高纤维的材料,如用五谷米、紫米、黑米、薏仁、黎麦、燕麦等全榖杂粮类取代糯米,把五花肉改成瘦肉、鸡肉、干贝,可降低油脂的量,提高优质蛋白质的含量。配料花生控制在5-10颗,或以菇类如香菇、杏鲍菇或笋子等取代,就能达到低油高纤维的需求。
而1颗传统肉粽可取代约1碗饭的主食量,但其蛋白质稍嫌不足,陈维祯建议,吃粽子时可额外搭配1份左右的蛋白质,像是嫩豆腐半盒、鱼肉35克、蛋55克1颗,亦可把蛋白质加入汤品中,如竹笋排骨汤或是蛤蛎丝瓜汤等,清爽又解腻。另外,蔬菜类也不可少,记得搭配1-2份青菜,增加饱足感又能稳定血糖。
品嚐粽子酱料也是很重要,陈维祯说,一般肉粽皆有调味了能不沾酱最好,如要淋酱,建议不要超过1茶匙约15公克,以免钠摄取量超标。
最后就是要动起来,陈维祯说,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消耗掉摄入的卡路里,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养成运动好习惯,每周至少150分钟,能保有健康又舒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