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吃几口就饱,以为食量小、少量多餐是好事,但别忽略潜藏的健康危机。53岁林小姐10几年来进食吃一点就有饱足感,稍微吃多则会出现胸口闷痛、灼热感,身形丰腴的她以为自己「小鸟胃」,直到某天左胸痛得太厉害而急诊,检查发现竟是横膈膜裂孔疝气导致。
奇美医院胸腔外科主治医师陈照坤指出,经检查,林小姐当时胃已移至胸腔并产生扭转,并在心臟后方造成压迫,甚至挤压到左侧肺臟,影响肺活量,经安排腹腔镜微创手术,将胃和腹腔组织復位修补疝气及抗逆流手术,术后恢復良好,进食状况稳定,目前定期门诊追踪。
陈照坤指出,横膈膜裂孔疝气也称为食道裂孔疝气,是指腹腔内器官经由横膈膜上原本经由食道经过的通道跑到胸腔内,危险因子多半为因年纪大造成裂孔附近肌肉老化松弛、长时间腹压过大或外伤外力引起。
他说明,横膈膜裂孔疝气按照程度可分为4类型,9成属于第1型,为滑动型疝气,原本在腹腔的贲门滑动到胸腔,大部分病人并无症状,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第2型为食道旁疝气,贲门仍在腹腔,但是胃的一部分进入胸腔。第3型为混合性,即第1、2型混合型态,通常较为严重;林小姐即属于第3类型,且因她每次吃太饱就会不适,改以1天进食5、6餐,避免一吃就呕吐、噁心。
至于第4型疝气除了胃之外,还合併有其他腹腔内器官一起进入胸腔,如大肠、小肠、脾臟等,病人可能因压迫心臟或肺臟产生胸痛、胸闷或呼吸不顺等,严重时需立即紧急手术。
他说,不少人都有胃食道逆流的问题,横膈膜裂孔疝气的症状大都是因胃食道逆流所造成,所以,治疗时,以控制或治疗逆流性食道炎为主,初步也建议改变生活型态,如戒菸、减重、避免吃太饱、睡前2至3小时不要进食及平躺时上半身垫高等。第二步採取药物治疗,服用制酸剂、黏膜保护剂、H2阻断剂、质子帮浦抑制剂或促进肠胃蠕动剂等,情况严重时,则建议手术治疗。
陈照坤表示,横膈膜裂孔疝气通常常见于年长者,病人往往吃一点就饱,且大多无明显症状,但长期置之不理,可能会演变成癌化,导致食道癌等,因此,如有胃食道逆流或胸闷、胸痛、心臟不舒服等情形,也千万别轻忽,应列入鑑别诊断,选择合适治疗方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