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求职季,社会新鲜人压力倍增,小心荨麻疹找上门!据统计,国人一生中约有23.3%机会发生荨麻疹,平均每4人就1人有风险,包括源于食物、药物过敏的急性荨麻疹,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林口长庚医院皮肤部皮肤免疫科药物过敏中心主任陈俊宾说明,荨麻疹发病期间,会出现如蚊虫叮咬的「红、肿、痒」症状,过敏原、压力大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逾半数患者处于高度精神压力,精神压力仅略低于癌症,患者可能因外观红肿影响自信,难以忍受的痒感也可能衝击工作、睡眠、亲密关系。
一名40多岁女性护理师,长期深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之苦,虽然稳定服用抗组织胺,但几乎无法缓解症状,身上的痒感让她睡不好,工作时也很难专心,甚至得装上化疗用的人工血管,每6小时注射一次止痒针,才能好好睡觉和工作。所幸随着「免疫调节剂」问世,这名护理师终于看见希望,成功摆脱痒感、拆除人工血管,至今稳定控制病情。
台中荣民总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主治医师陈怡行说明,荨麻疹临床第一线、第二线治疗上,主要以不同剂量的抗组织胺为主,不过,前线治疗效果仍不佳,在治疗3个月后,有约7成病人的红、肿、痒症状未获改善。
陈怡行进一步指出,若经抗组织胺治疗2~4周,症状仍维持,则会进入第三线「免疫调节剂」治疗,目标设定为病灶全数清除,稳定治疗下,每5名患者就有3人摆脱痒感,更有近半数患者可快速清零症状。
研究指出,荨麻疹患者中,每5人约2人因痒而影响工作表现,21.9%患者因病迟到或缺勤,更有高达37.5%患者每周请假时间超过一天。陈俊宾表示,常遇到空服员、机长、驾驶员等工作需要专注的个案,在诊间崩溃表示,疾病对工作造成极大负担,让他们备感压力。
陈俊宾表示,逾半数患者痒到睡不好,焦虑、忧郁的风险是常人的1.79倍与1.61倍;亲密关系层面,每3位女性患者中就有2位有性功能障碍,比例高达67.9%。逾半数患者处于高度精神压力,仅略低于癌症。
陈俊宾强调,患者时常轻忽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以为是偶发性过敏反应,拖了近半年才进入正规疗程,提醒民眾若突然且反覆出现三大症状超过6周,就可能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务必要到大型医疗院所进行检查与治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