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净零碳排,打造宜居永续、健康安心家园,新竹市环保局27日举办低碳蔬食「吃在地、食当令」环境教育活动,强调使用在地、当季的新鲜食材,并推广原型食物的烹调方式,让市民在享用美味的同时,也能增进环保知识。
代理市长邱臣远表示,随着全球温度和海平面不断上升,气候变迁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透过简单的饮食习惯改变,将环保和永续减碳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重视环保,养成「吃在地、食当令」的饮食习惯,不仅能享受新鲜健康的食材,还能实现节能减碳及净零绿生活,这种饮食方式能提高环境品质,降低碳排放,减缓地球暖化,并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除了对抗气候变迁,这样的行动还有助于实现联合国2050年的净零碳排目标,让我们共同为地球的未来尽心力。
环保局长江盛任表示,藉由「低碳饮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当地、当季的食材,以简单的烹调方式调理食物、不选择加工食品、减少吃肉,除了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也可以降低对环境的衝击,同时在生活上「购买适当分量,避免浪费」、「小火烹调,节省能源」、「选购减少或无包装产品,减少产生垃圾」及「出门购物减少开车」等行为,每个环保小动作都可以累积起来,都可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环保局表示,活动现场特别邀请中华大学的老师潘崑宏与邱臣远共同示范「食染怒鸟饭糰」的蔬食料理,教导市民制作更多元且营养的蔬食。
此外,现场设置了20个蔬食摊位,提供80种以上的特色料理,包括米食、滷味、炸物、甜点和饮品,并融入客家及新住民的蔬食菜色,展现丰富的创意与美味。
为了提高环保意识,活动还设置了环境卫生、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等环保闯关游戏,成功通过3关的参加者可获得50元的蔬食品尝券,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并学习环保知识。
环保局补充,活动现场设置了环保餐具借用摊位,以减少1次性餐具的使用,参加者无论是「自备」餐具还是「借用」环保餐具并归还,均可获得1份限量400份的环保精美小礼(木浆棉菜瓜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