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习惯每天喝咖啡,却很少注意到纸杯可能带来的隐藏风险。对此,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治医师张家铭指出,使用纸杯喝咖啡,会把看不见的塑胶微粒带进体内,最终沉积在细胞内,使其变成「垃圾场」。长久下来可能影响免疫系统,使身体处于慢性发炎状态,进而增加各种疾病风险。

医师张家铭在个人粉专发文表示,纸杯的内层多涂有聚乙烯(PE),这层塑胶薄膜本来是为了防止液体渗漏,然而,遇到高温、油脂、酸性或酒精饮品时,它会加速释放出微小的塑胶颗粒,随着饮品一同进入人体,进而渗透血液与器官,最终卡在细胞内,影响正常运作。

张家铭进一步解释,细胞就好比一间高效运作的工厂,负责处理能量转换、代谢废物、制造各种蛋白质。但当塑胶微粒进入细胞,就像是被塞满塑胶袋的垃圾场,细胞开始运作变慢、发炎、干扰基因运作。长期下来,可能影响免疫系统,让身体处于慢性发炎状态,进而增加疾病风险。

张家铭提到,塑胶微粒可能会释放影响内分泌的化学物质,让细胞接收错误的指令,恐造成甲状腺功能紊乱,让人容易疲惫、发胖;或干扰性荷尔蒙,影响生育能力;甚至令胰岛素反应变差,导致细胞无法正确处理血糖,增加糖尿病风险。

除此,张家铭说,当这些塑胶微粒堆积于肠道细胞内,原本顺畅的营养输送管道开始堵塞,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发炎,以及消化吸收效率下降,长期恐致营养不良或大肠癌风险上升。而对于负责解毒的肝臟与肾臟而言,这些塑胶微粒如同无法被分解的垃圾,反而可能影响细胞的代谢功能,导致肝细胞发炎、肾功能下降,以及氧化压力增加。

张家铭强调,使用纸杯喝饮料不会让人马上生病,但若每天都这么做,这些塑胶微粒就会像长期积存的垃圾一样,慢慢塞满体内细胞,影响它们的运作。可能让细胞功能变差,影响内分泌、消化系统、甚至肝肾的解毒能力。

张家铭提醒,虽然塑胶无所不在,但仍可以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一次性纸杯,选择对身体更友善的饮用容器,减少微塑胶的影响,就有助于让细胞轻松运作,不被塑胶「卡住」。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饮酒过量,有碍健康。酒后不开车,安全有保障!

#咖啡纸杯 #塑胶微粒 #糖尿病 #慢性发炎 #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