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行人安全,台中市近年来积极改善各重要路口相关交通工程,但市议员陈俞融表示,市府2022年到2023年间共改善55处易肇事路口,其中有24处经改善设施后,交通事故发生件数不减反增,且增加幅度高达63%,她质疑市府在相关工程评估时有不足处,要求检讨改善。
市府交通局指出,交通部去年盘点台中市63处易肇事路口,市府去年底完成设施改善,改善的部分都是经过肇事类型及碰撞构图分析,并邀集专家学者、相关单位组成改善小组讨论后,分别从工程、教育及执法三方面改善。
陈俞融表示,市府2022年到2023年间针对全市55处易肇事路口改善相关交通工程设施,但其中43%地点经改善后事故发生件数反倒增加,其中24处的事故发生件数原为239件、改善后增加至390件,其中又以西屯区台湾大道、东大路口最夸张,原本事故发生件数为22件、改善后暴增至43件,增加幅度达95%。
不只车辆肇事增加,陈俞融说,在改善的55处路口中,有6处行人事故也在改善后增加,她举文心路、兴安路口为例,该处行人事故从改善前的3件增加至5件,透过数据可发现,部分路口交通工程改善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造成更大交通安全风险,根本是「越改月不安全」,要求重新启动专案体检,重新评估交通工程适切性并提出改善时程。
交通局表示,交通局针对改善完工的路口调阅相关肇事纪录,发现改善后的路口事故率平均下降约8成,以南区復兴路一段、树义路口为例,经施作庇护岛及行人早开时相、放大行人灯等工程,事故率下降8成,北区五权路与育才北路口事故率也下降86%,未来将分析肇事原因、民眾用路习惯及道路环境等因素持续改善并调整交通管制方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