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是全国中小学开学日,靖娟基金会与多个路权团体日前针对19所学校周边交通进行检核,结果显示全数不合格,批评政府投入48亿元改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没有效果,提出「步行空间不中断」、「加强照明与能见度」、「专业意见要多元」3项诉求,为学童创造一条真正安全、安心的上学之路。

靖娟基金会与立委林月琴今举办记者会,并联合9个交通团体,共同向国土署呼吁应正视通学环境改善成效。林月琴指出,国土署于2024年起推动永续提升人行安全计画,编列近48亿元经费,预计完成改善320间校园周边环境,但许多竣工项目仍未达到保护儿童通学安全的最低标准。

靖娟基金会于去年12月针对六都进行抽样,与交通团体讨论检核内容,实地到19所学校完工的通学环境进行检核,范围涵盖校地周围道路及学校提供的通学路段,以「看得到」、「来得及」、「用得安心」为核心,评估道路环境中是否有在正确的时机、合适的位置提供必要的资讯,以及行走时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更专注、轻松判断交通环境的变化。

检核结果显示,19间校园周边表现皆低于60分,检核平均分仅33.79分,分数最低为台南日新国小16分,其次为台中瑞穗国小20分与新北重庆国小22分。整体不合格项目,分别为离开校地的通学路上仍无人行道、行人穿越道两侧视线常被遮蔽,以及车道过宽现象。

靖娟基金会执行长许雅荏表示,少子化问题日益严峻,但儿童交通事故问题仍未改善,2024年1至11月有1233名儿童发生行人交通事故,凸显通学安全的迫切性。她建议政府从道路基础工程着手,将校地周遭缩减车道、增加人行空间与照明、外推行人道,及加强车辆减速设施,改善行人与车辆视线。

靖娟基金会提出3点呼吁,「步行空间不中断」,确保校地周围与通学路之步行空间连续性;「加强照明与能见度」,加强通学区与行穿线的照明与能见度,提升夜间通行安全;「专业意见要多元」,在通学环境改善政策中纳入民间交通安全专业团体的意见,从更多角度审视工程设计与规划的不足之处。

#道安 #交通 #马路 #路口 #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