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瓶装水很方便,但小心可能增加大肠癌风险。肝胆肠胃科医师钱政弘表示,研究发现,喝瓶装水时,塑胶微粒会一併喝下肚,被肠道黏膜吸收,在大肠癌细胞可以找到的塑胶微粒数量,是正常大肠组织的3.4倍,这些塑胶微粒,甚至会随着癌细胞增生,转移到处器官。

钱政弘在脸书粉专PO文与卫教影片指出,塑胶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种日常用品和饮食中,包括饮用水、啤酒、海鲜和食盐(海盐),每人平均每年摄入率约为3万9000个到5万2000个颗粒,而塑胶袋、塑胶瓶或宝特瓶等食品容器,都可能出现一些塑胶微粒。

钱政弘指出,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大肠癌细胞里面可以找到的塑胶微粒数目,是正常大肠组织的3.4倍,这些塑胶微粒,甚至会随着癌细胞增生和转移到远处器官,所以说塑胶微粒就算不是造成大肠癌的原凶,应该也是帮凶。

钱政弘指出,如果常喝饮料,用塑胶袋或塑胶容器装汤、装食物,不免会溶解出塑胶微粒吃下肚。研究发现,喝瓶装水的人每年可能额外摄取约 9万颗塑胶微粒,而喝自来水的人则只会摄取约 4000 颗,之间差异也太惊人了,建议还是自带水壶喝水、喝饮料。

无毒教母谭敦慈上《健康零距离》节目中指出,她不喝瓶装水,首先是不环保,再者,美国非营利组织有做一个研究,喝自来水取的水1年,大概喝进4000颗的塑胶微粒,但若喝的是喝瓶装水,可能会喝进10几万颗的塑胶微粒。

谭敦慈说,基于环保与为了健康,她建议人人自备水杯,像她随身都带不锈钢的保温杯,食品级的不锈钢有304或316,她选择304,因为316是医疗用的,「我们用刚刚好就好,把能源留下一代。」

#大肠癌 #瓶装水 #塑胶 #癌细胞 #谭敦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