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以为睡眠是增肌最重要的时间,但减重医师萧捷健指出,肌肉生长的「黄金时机」其实是进食后3小时,特别是在肌力训练后吃进蛋白质,更能启动肌肉蛋白合成;若运动后不补充蛋白质,肌肉容易流失。他并提到,单次摄取过量蛋白质,身体未必能有效利用,甚至造成肾臟负担,值得注意。
肌肉生长2关键步骤:肌肉蛋白分解、肌肉蛋白合成
医师萧捷健在个人粉专发文表示,人体肌肉如同一栋正在建造的房子,其建造过程涉及2大关键步骤,分别是拆除旧建材(MPB,肌肉蛋白分解)和增加新建材(MPS,肌肉蛋白合成)。其中MPS就好比建材的运送与施工,当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特别是在运动后、进食后的黄金3小时,身体会积极把蛋白质加入肌肉中,使它变得更大、更坚固。而MPB则像是拆除旧的、受损建材,当长时间不吃蛋白质、过度训练、或卡路里摄取不足时,导致MPB超过MPS,肌肉就容易流失。
萧捷健接着说,增肌需要足够的胺基酸和刺激,特别是在肌力训练后摄入蛋白质,更能有效启动肌肉蛋白合成。若运动后未补充蛋白质,肌肉蛋白质的净平衡会持续处于负值,难以增加肌肉量。
萧捷健表示,虽然睡眠对恢復很重要,但假如晚上没有进食,就算拚命训练,睡眠时间也不会促进肌肉生长。研究也发现,睡前补充蛋白质,夜间肌肉合成速率可提升约20%以上。因此,想增肌就要确保有足够的营养摄取,光靠睡觉还不够。
蛋白质平均吃比集中吃增肌效果更好
另外,萧捷健提到,增肌基础在于一天摄取足够蛋白质,然而,应该平均分配到各餐,而不是只集中在单一餐。曾有研究就比较了「三餐各约30克」和「早餐10克、午餐16克、晚餐63克」2种摄取方式,结果发现,后者24小时的肌肉蛋白合成率大约高出25%。
一次摄入大量蛋白质增肾臟负担
萧捷健强调,人体对蛋白质具有很高的消化吸收能力,即使一次摄入大量蛋白质,绝大部分胺基酸仍能被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不过,吸收并不等同于有效利用于肌肉合成。当摄入蛋白质超过一定量后,肌肉蛋白质合成(MPS)的速率会趋于饱和,多余的胺基酸可能被氧化供能或转化为尿素等代谢产物,增加肾臟负担。
萧捷健说,根据2023年一项研究,受试者在力量训练后分别摄入安慰剂、25克和100克乳蛋白,结果发现,餐后12小时、单次100克蛋白质组的肌肉蛋白合成总量,比25克组高出约30%。但随着单次摄取量增加,边际效益会递减,超过一定剂量后,每增加10克蛋白质带来的额外肌肉合成刺激,远低于前20~30克时的效益。为了最大化合成反应又避免浪费,可将每餐蛋白质目标设定在每公斤体重约0.4克左右。
萧捷健强调,肌肉增长的关键就在于肌肉蛋白合成(MPS)大于肌肉蛋白分解(MPB),因此别把重点全放在「睡眠期间」,也别一口气吞下大量蛋白质。唯有平均分配总蛋白质摄取,再加上规律的运动和足够的睡眠,才是更有效的增肌策略。
提高肌肉蛋白合成、降低肌肉蛋白分解的方法
萧捷健补充,提高肌肉蛋白合成(MPS)的方法,包括运动后补充蛋白质(0.3~0.4克/公斤体重)、定时进食蛋白质(每3~5小时吃一次)、摄取优质蛋白质(如蛋、鸡肉、鱼、乳制品、大豆蛋白)以及睡前补充蛋白质;至于降低肌肉蛋白分解(MPB)的方法,则包含避免长时间不吃东西、避免极低热量饮食以及确保充分的恢復与睡眠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