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身体肥胖不能单看体重!医学专家提醒,身体代谢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体重数字,而是与内臟脂肪累积、肠道健康与整体代谢功能有密切关系。
亚洲益生菌专家蔡英杰教授于YouTube频道《专家对白》,与家庭医学科医师安欣瑜针对肥胖、代谢及三高进行深入讨论。安欣瑜指出,台湾约有7成人属于「体重正常型肥胖」,意指BMI在标准范围内,但内臟脂肪过高,长期下来恐影响三高及心血管健康。
她表示,当内臟脂肪过多时,会引发慢性低度发炎,进而释放TNF-α、IL-6等发炎因子,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管弹性,促进动脉硬化。因此,维持良好的肠道健康、减少内臟脂肪累积、促进代谢平衡,有助于降低三高及慢性病风险。
蔡英杰补充,肠道菌群与代谢健康息息相关,因为肠道微生物影响营养吸收、脂肪储存,还可调控体内发炎机制。当肠道菌群失衡时,短链脂肪酸等有助于稳定代谢的物质减少,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加剧、内臟脂肪囤积,甚至影响血脂浓度,使代谢状况恶化,提升三高风险。
此外,根据研究发现,当肠道菌群失衡,还可能影响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导致忧郁、焦虑、影响睡眠与自律神经运作,使代谢机能失衡。因此维持肠道健康相当重要。
不过,许多人为了迅速恢復身材,经常使用极端的方式减重,然而这种短期见效的方法,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健康隐忧。过度限制饮食恐使肠道菌失衡,影响营养吸收与代谢,导致慢性便秘及肠漏症,甚至增加復胖风险。
安欣瑜建议,可以透过稳定饮食及运动习惯改善代谢,推荐「211餐盘法」,即每餐包含半盘蔬菜、4分之1优质蛋白质、4分之1全谷类,应避免摄取过量高果糖及高油脂,来维持肠胃道健康及代谢平衡。蔡英杰则建议,可以适量补充机能型益生菌,帮助分解食物时产生短链脂肪酸,稳定血糖、减少发炎、促进脂肪代谢等。
除了饮食以外,每周可以进行150分钟的慢跑、快走等中强度有氧运动,以及2次肌力训练,进而促进脂肪代谢;另外,打扫及走楼梯则可以减少内臟脂肪的累积,长期维持这样的运动及日常活动,才能帮助身体自然消耗热量,避免体脂肪的过度囤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