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民眾重视定期健检,但临床观察,要拍磁振造影(MRI)、电脑断层(CT)检查,许多人要等一个月。卫福部医事司今日(21)下午开会讨论,是否开放医院外的医疗机构,如诊所、健检中心设置CT及MRI,让急需检查的患者和自费健检民眾分流,然而放射师与医院各协会意见不同,会议暂无定论。
医事司今日(21)邀集7大医事协会,讨论是否开放诊所及健检中心设置CT、MRI。根据现行「特定医疗技术检查检验医疗仪器施行或使用管理办法」,只有医院能设置CT、MRI,但近年各项筛检、自费健检盛行,加上放射师人力缺乏,患者等待时间较久,医事放射师认为,应开放医院外医疗机构设置。
医事放射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杜俊元指出,医院执行健保业务需要排程,近年又多出各项筛检及健检,压缩到第一线工作人员,因此希望透过医院、诊所分流,将自费健检项目分流到基层诊所,减轻人员负担。
中华民国基层医疗协会理事长林应然表示,放射师希望开放,让他们通过国考后除了到医院,也能到诊所或健检中心就业,选择更多;不过,临床上拍摄CT、MRI,需要有负责操作的放射师,以及负责判读结果的放射科医师,但目前这两块人员都较为不足。
参与会议、持反对方的其他协会也担心,如果开放诊所设置,可能导致放射师离开医院,因此倾向在医院内部做分流,而非开放医院以外医疗院所设置。不过,杜俊元反驳,就是因为医院内部分流实施多年,却仍无法消化业务量,才希望另寻新的方法。
杜俊元说明,全国通过国考、可以执业的放射师共1万2千多人,但实际在医院工作者仅7300多位,等于约5千人不想投入医院,多数是因为薪资仅3万初太低、要轮三班等环境不友善因素,导致投入医院意愿低落。
另外,反对方也担心,广设自费健检中心,可能有增加辐射量疑虑。杜俊元强调,相关设备及环境的设置,一定会遵照法规标准,符合品质保证,辐射量并不会有超标疑虑。针对今日会议结论,医事司副司长刘玉菁表示,并没有拍板定案,主要是收集各方意见,后续会再行讨论,不过会议中各协会皆表示,会努力提升放射师的执业环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