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深受许多人喜爱,不论单吃或搭配其它料理都很适合。然而,减重医师萧捷健引述研究指出,若泡菜经长时间高温油炒或烘烤,可能会产生「亚硝胺」及「丙烯酰胺」这2种致癌物质,其中又以高温烹调达180度时的风险最高,且其原本所富含的益生菌与营养也随之流失。

医师萧捷健在个人粉专发文表示,依韩国食品研究院报告显示,泡菜原料如白菜、萝卜等本身含有硝酸盐,在发酵过程中会转化为亚硝酸盐,若与蛋白质来源(如海鲜酱、加工肉品)一起高温烹煮,可能生成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N-亚硝基二甲胺」(NDMA)。

萧捷健接着提到,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研究,当食物中的糖分与胺基酸在高于120度的条件下反应时,例如泡菜煎到焦香酥脆时,就可能产生丙烯酰胺,而此物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A类致癌物,即对动物确定致癌,而对人类为很可能有致癌性,但实验性证据有限。

另外,高温烹煮也容易破坏泡菜营养价值。萧捷健说,由于益生菌最怕高温,加热后好菌几乎阵亡,即使是短时间加热,泡菜中的益生菌活性几乎完全丧失;除此,泡菜中的维生素C是抗氧化关键,但它对热非常敏感,当水煮或长时间加热时,会大量溶出至汤汁中或直接被破坏;还有,泡菜中的多酚、含硫化合物对亚硝胺有抑制作用,但高温也可能降低活性。

针对不同烹调方式对泡菜营养、安全性的影响,萧捷健整理如下:

●高风险组:如烤泡菜、泡菜煎饼、泡菜炒猪肉等,往往油温高达180度以上,此时容易使丙烯酰胺超标、产生多环芳香烃化合物(PAHs)致癌物质。因此,建议儘量缩短泡菜的烹调时间。

●中风险组:快炒2分钟泡菜炒饭,维生素剩50%、益生菌全灭;滚煮10分钟的泡菜锅,营养全溶进汤中,建议起锅再加泡菜更安全。

●低风险组:凉拌泡菜无加热,能完整保留活菌与营养,对肠道最有益处。

#泡菜 #泡菜营养 #致癌物 #益生菌 #泡菜加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