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是「2025世界睡眠日」,是由世界睡眠协会于2008年发起的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于睡眠的重视,其中「睡眠呼吸中止症」更不能被轻忽。根据研究显示,台湾成年人约有9.38%的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并且死亡率会提升2.5倍,俨然成为民眾死因的隐形杀手之一。
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简称OSA) 是睡眠时,因上呼吸道狭窄导致呼吸气流减少或中止,进一步导致缺氧、睡眠品质变差,常见的症状有轻微打鼾、严重打鼾并间歇性呼吸中止、早上感到头痛,睡醒后仍觉疲累、日间嗜睡、性机能减退、夜间频尿及喘不过气、口乾等。若长时间不治疗,则会产生高血压、心肌梗塞、脑中风、心律不整、血糖代谢异常、忧郁症等疾病,也会增加脑部失智的风险。
臺北医学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谦医师表示,身体充足的氧气可维持各器官组织正常运作,正常血氧浓度应维持在95%以上,低于92%则需立即送医,但临床上却常发现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血氧低于此数值却毫无警觉。而身体缺氧的警讯并非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才有,纵使是轻症患者仍有94.3%的缺氧危机。
对此,台湾睡眠医学学会理事长庄立邦医师特别提醒,沉默杀手睡眠呼吸中止症常使民眾深陷缺氧危机中而不自知,小心失智、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找上门。为呼应2025世界睡眠日主题,台湾睡眠医学学会与长期推广睡眠健康卫教「科林睡得美」,共同启动「台湾首座睡眠呼吸中止症资料库调查」,除替台湾睡眠呼吸中止症累积临床数据外,更要呼吁民眾提升健康意识。
科林睡得美指出,有超过6成的睡眠呼吸中止症中重度患者,白天只感受到精神不济、头痛,夜晚打呼、浅眠等症状,并未与身体缺氧、重大疾病等连结,显见国人对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认识和健康意识仍有提升空间。科林睡得美资深睡眠技师洪晓菁分享,临床上曾见过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血氧竟然低于50%,长期处于低血氧状态,对健康伤害将难以想像,若引发中风、失智等严重疾病,更可能造成家庭经济严重负担。
李信谦医师提醒,不只年长者、肥胖族群该注意睡眠呼吸中止症,低于50岁的青壮年族群还是有风险,不能轻忽。若有打鼾、日间莫名感到疲倦、睡觉时呼吸暂停等症状,就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风险族群,应儘快就医或进行睡眠评估与检测,检测后积极预防和治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