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健康、怕胖,有些人刻意吃素,却还是有脂肪肝的问题。营养师刘雅惠表示,这是因为素食者蛋白质吃不够,甚至摄取过多的淀粉,像是地瓜、南瓜全是淀粉,吃下肚后被转成三酸甘油酯,囤积在肝臟里,就形成脂肪肝,另外还因血糖快速上升,更容易产生饥饿感而吃得更多。

刘雅惠在脸书粉专PO出影片指出,很多人问她,为什么自己吃素,还是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素食者容易蛋白质吃不够,坊间素食便当又很难有很多的蛋白质,像是地瓜、南瓜、芋头及莲藕等常见菜色,全都是淀粉,就算再好的淀粉,也会转换成三酸甘油酯,最后囤积在肝臟,所以吃素并不是就等于健康。

刘雅惠表示,吃完地瓜等淀粉食物后,还会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会容易感到饥饿,这时又会再找食物吃,形成恶性循环,三酸甘油酯变更高、血糖又上升。

刘雅惠表示,吃素要吃得健康,每一餐都要吃足够的豆制品,例如豆腐、豆乾、豆浆及毛豆等,以补充没有吃肉所缺乏的蛋白质。

减重医师魏士航曾表示,吃素者罹患脂肪肝的机率比吃荤食高,这是由于素食者摄取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与果糖,例如米饭、麵食、地瓜、山药以及水果,饮食不均衡加上蛋白质摄取不足,反倒让罹患脂肪肝风险提高。

魏士航建议素食族可以参考211餐盘,也就是将餐盒平分为4等份,其中两份、也就是一半的比例是蔬菜,另外蛋白质、淀粉再各占4分之1,尽可能营养均衡。

魏士航指出,脂肪肝初期症状不明显,常被轻忽,一旦恶化为肝癌,发现时大多已是晚期,只剩3至6个月的寿命;就算肝不抗议,也会因为代谢变差,提高乳癌、子宫内膜癌、大肠癌与直肠癌的机率。

#吃素 #脂肪肝 #三酸甘油酯 #蛋白质 #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