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有助增强记忆力、防失智。家医科医师李思贤表示,根据研究,每个月至少吃2次鱼的长者,在所有认知测验表现,都比不吃鱼的人好,即便在一定程度重金属曝露上,护脑好处依旧存在,建议把握每周吃2到3次鱼的频率,且选巴掌大的小鱼两原则,例如鲑鱼、鲭鱼、沙丁鱼,以兼顾获取足够营养,与降低重金属累积体内的风险。

李思贤在脸书粉专「思思医师,陪你健康的好朋友」PO文指出,鱼类长期以来都被认为对心血管健康有帮助,还能促进大脑功能。不过,海洋污染的问题,让鱼类可能含有重金属,人若食用长期累积在体内,对神经系统可能有害,不过,一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即使在一定程度重金属曝露上,鱼类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仍是利大于弊。

李思贤指出,这项研究使用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 2011到2014)的数据,纳入3123 位年逾60岁民眾,分析他们的鱼类摄取频率、饮食中的Omega-3脂肪酸含量,以血液中铅、镉、硒和甲基汞等重金属的浓度。

李思贤指出,研究发现,每月至少吃 2 次鱼的参与者,在所有认知测验中表现都比完全不吃鱼的人好。在回忆测验中,每月吃2次鱼的受试者平均得分,也比不吃鱼组高,这代表即使只是每个月吃几次鱼,可能都对记忆力有帮助,即便是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曝露下,这种好处仍然存在。

要如何吃得聪明、避免重金属的潜在风险?李思贤建议优先选择低重金属含量且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种,像是鲑鱼、鲭鱼、沙丁鱼,而不是像鲨鱼、旗鱼这类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大型掠食鱼类。每周2到3次适量食用鱼类,能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降低重金属累积的风险。

无毒教母谭敦慈上《健康2.0》节目中表示,她基本上都吃小型鱼,这是因为大型鱼汞含量较高,至于大小该如何判断其实很简单,只要如手掌般大或放在盘子里,看得到头和尾,就可算是小型鱼,另她也建议少吃鱼皮,根据美国研究发现,鲑鱼去皮煎,比起整块带皮煎,重金属会减少40%。

#认知 #失智 #重金属 #护脑 #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