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跨越 40 年的亲情真相,终于在法院里被正式揭开。一名妇人小欢(化名)多年来背负着「母亲不能公开承认我」的复杂身世,如今靠着血缘鑑定与完整事证,成功向法院确认与儿子阿华(化名)的母子关系,解开当年因社会压力、贫困与错置户籍造成的身分纠葛。
判决书指出,小欢指出,她在1983年未婚生下阿华,因为当时社会对未婚生子仍抱持保守眼光,加上她经济窘迫、无力独自抚养孩子,只能把刚出生的儿子交给姊姊小婷及姊夫阿杨(均化名)照顾。母子分离,成了无奈却不得不做的决定。
然而,真正的麻烦在孩子入学前浮现,因为孩子必须有完整户籍资料,她却因害怕曝光无法申报,只能让孩子以「父母不详的弃儿」身分取得户籍,并再由姊姊小婷、姊夫阿杨向法院声请收养。于是,阿华正式变成姊姊与姊夫的法律上孩子。
小欢表示,她知道那不是最好的选择,但那时确实没有其他路。儿子阿华也指出,他一直知道母亲就在身边,但法律与户籍上却一直「不是母子」,让他长年背负身份错置的困惑。
小萱指出,后来家庭经歷更多变故,姊姊小婷与姊夫阿杨离婚,协议由阿杨单独监护阿华;而在隔年,她就与阿杨结婚,一家三口终于能以「真正的家庭」共同生活。然而情势再度转折,她与阿杨也离婚了,小华自此和她一同生活至今,母子关系始终紧密。
只是户籍上的矛盾仍未解决。直到今(2025)年,阿华与阿杨终止收养关系,并经法院裁定与小婷解除收养关系。最后一步,就是确认她与阿华真正的血缘身份。法院调阅医院的DNA鑑定报告后证实,母子两人之间的亲子关系概率高达 99.999233%。
法官指出,亲子关系建立于事实血缘,而非仅止于户籍。当户籍记载因社会因素或误报而与真实不符,当事人确有权透过确认法律程序,排除身分上不安与侵害风险。况且亲子身分牵涉扶养、继承等法律关系,更不容模糊。法官认定,小华与阿华母子血缘关系明确存在,且当事人确有更正户籍、厘清身分的必要,因此准许请求,确认两人为法律上之母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