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尿毒素的搜寻结果,共30笔
79岁李先生老当益壮,负责搬运瓦斯空瓶,近日因严重下背痛,至神经外科门诊就医,发现多节脊椎压迫性骨折,建议手术。然而,手术前抽血时,意外发现肾功能差、贫血、高血钙等问题,经骨髓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肾臟病初期没症状,一旦发现,常常已经错过最佳逆转时机。医师张家铭指出,台湾有许多人肾功能异常,很多人第一时间会认为是盐吃太多、糖吃太多,但其实食材的选择也会默默影响肾臟,研究显示当红肉吃多,会增加慢性肾臟病风险,而鱼肉、豆类、全谷类、少许坚果则能让风险下降。
初期肾臟病大多无声无息,等到出现尿少、疲累等症状时,往往已是肾衰竭地步。肾臟科医师洪永祥分享,有一名50岁男子来就诊,一走诊进间,他就闻到浓浓尿骚味,一检查果不其然,男子尿毒素超高,第一次看肾臟科,就直接去洗肾了。
一名70多岁男子,因下背痛至神经外科就医,被诊断是脊椎压迫性骨折,建议手术,不料,手术前抽血检查意外发现肾功能差、高血钙,照会血液肿瘤科后,意外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医师提醒,骨折、贫血、肾功能障碍、高血钙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症状,必要时应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
近日,「慢病好日子」进行「肾友调查」,逾两百名血液透析肾友、照顾者作答,结果显示,超过七成比例希望透析治疗模式更有弹性,并就个人共病与症状严重度有个人化治疗机会,若有不同透析模式可选择、可同时改善併发症且提升生活品质,也愿以「部分自费负担、部分健保给付」方式尝试,而现在基于健保给付框架等因素,纵有新的治疗可能,却是「看得到却很难用到」。
79岁李先生因下背剧痛就医,原以为是单纯骨折,没想到术前抽血竟发现肾功能异常、严重贫血与高血钙,最终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即俗称的骨髓癌。国泰医院血液肿瘤科医师杨庭玮指出,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渐进性的血液癌,虽无法根治,但透过早期发现与多重治疗,能显着延长寿命与改善生活品质。
蛋白质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营养素,长者吃太少还可能导致肌少症,但部分肾臟病人又有限蛋白质的饮食限制。肾臟科医师洪永祥表示,便当中常见的配菜豆芽菜,含有丰富的活性植物蛋白、钙质与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排除尿毒素、降低血脂,是对肾臟非常友善的高纤蛋白质来源。
75岁陈先生罹患膀胱癌与慢性肾臟病第3B期,左边肾臟萎缩到剩7.78公分,肾功能下降出现手脚冰冷、疲倦、容易喘症状,检查诊断为肾性贫血。每月以西医红血球生成素注射治疗,搭配清热消炎与补血凉血的中药7个月,血红素提升、贫血情况改善,肾臟功能也提升至3A期。
国内有200多万人有慢性肾衰竭,有近10万人洗肾。肾臟科医师洪永祥分享有一位55岁慢性肾衰竭第3期的妇人,按时回诊,却不按时吃药、不规律运动、不戒高糖饮食与计算吃进的蛋白质,且经常熬夜,「随意」的生活方式,让她的肾功能一直不佳,提醒要护肾,一定要刻意,包括刻意喝水、刻意饮食与运动等。
卫福部桃园医院泌尿外科医师蒋智宏与阳明交大药理所副教授张婷婷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慢性肾臟疾病血管併发症的治疗上取得重大进展,团队发现临床上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药物Febuxostat,在动物实验上可以透过减少氧化压力和发炎改善肾功能,也能透过提升血管生成机制和降低发炎来促进血管新生,增强了其作为慢性肾臟疾病患有血管併发症的临床治疗新契机。此项研究已于今年4月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民眾党前主席柯文哲近期出现血尿症状,痛到无法入睡,疑为急性肾损伤。专家指出,急性肾损伤通常是体液不足、药物伤害所致,要把握黄金3小时就医补充水分。若状况严重,恐需透析。高危险族群包括水喝不够、卧床者、太阳底下运动者,常见症状是血尿、嘴唇乾燥、心跳快、血压偏低,提醒60公斤成人每天喝1200~1500C.C.,若有运动则要多喝500~1000C.C.。
慢性肾臟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有「沉默杀手」之称。一名30多岁男性平时爱好健身,有高血压病史并服用心臟科药物,健检疑似肾功能异常就诊,因平时摄取高蛋白,导致血清肌酸酐、肾丝球过滤率起伏不定,医师难评估肾功能状况,增加检测亲蛋白尿毒素「硫酸吲哚酚」浓度,数值超过正常值5倍多,立刻切片检查,确诊慢性肾臟病。
慢性肾病已成为台湾的新国病,约每8人就有1人可能有慢性肾病缠身。坊间流传中药可能伤肾,甚至导致洗肾,中医师指出,经过诊断开立的合格中药不会伤肾,且使用科学中药可减低慢性肾病患者肾衰竭风险,透析风险下降5成。
「吃中药不会洗肾,吃草药才会!」中华民国中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16日举办一年一度国医节,今年活动主题为「慢性肾病中医加强」。中医师表示,临床实验发现透析病人搭配中药与针灸、穴位按摩治疗,可有效改善病况,吃中药并不会导致要洗肾。并提醒,许多高龄肾臟病患以为坚果是营养食品,一天吃好几把,小心越吃越严重,提醒有肾臟病病患,坚果、花生、五谷、糙米等都应减少摄取,避免磷过量。
民眾党前主席柯文哲父亲柯承发10日上午举办告别式,柯文哲于8点53分到场参加家祭。家祭未对外开放,但从直播中可清楚听见柯文哲念追思文的内容,他哽咽地说道,「父亲在94岁高龄,我却再度让父亲失望,没有办法在最后一刻随侍在旁、「请不要为我担心,在天之灵保佑妈妈身体健康,我也会好好照顾妈妈,我相信苦难都会过去,总会有重见光明的一天」。
台湾洗肾人口多,传统的血液透析须每周到医院、诊所好几次,每次待上几小时,患者难以拥有好的生活品质,如今愈来愈多人选择在家就能做的腹膜透析。过去腹腔镜腹膜透析植管手术后的伤口癒合期长达14天,患者久等难受,北荣肾臟科团队如今研发出创新的腹膜透析植管手术,手术隔天就能做透析。
肾臟科医师洪永祥分享有位70多岁慢性肾衰竭第3期妇人,天冷后总觉得疲累,小便都是泡泡,就医发现肾功能大幅衰退,他研判有可能是与肾臟怕冷有关,在低温中,人的肾臟肾丝球容易收缩,影响过滤功能,经指导妇人多用热水泡脚,妇人肾功能就慢慢变好了,日本研究还显示热水泡脚有助稳血压。
台湾有洗肾王国之称,全国洗肾人口超过9万人,然而每次洗肾衍生的医疗废弃物相当惊人。为环境永续,新光医院推广绿色医材ESG,新一代的洗肾技术展延性血液透析(HDx),不仅能洗掉中、大分子尿毒素,避免发生动脉粥状硬化等併发症,洗肾产生的废弃物,更从原本每月1556公斤降至842公斤,年碳排可大幅减少2吨。
一名男性肾臟病患者抗拒洗肾,某天他和友人相约爬山,途中却出神发呆,回家后被家人带去收惊,情况却没有好转,送医检查才发现是尿毒素过高引发的「失神型癫痫」。
想要保护脑神经及心臟健康,饮食扮演重要角色,阳明交大附医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谢炳贤就推荐4款食物,包括蓝莓、绿茶、小黄瓜及火龙果,尤其适合在夏天食用。其中他提到,蓝莓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对于保护心血管、活化大脑与改善记忆力,都能发挥正面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