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抗癌药物的搜寻结果,共102笔
台湾神隆连续16年耕耘之公益艺文讲座「神隆艺坛」,于10月15日圆满结束。另外,适逢10月为国际乳癌防治月,特与台湾癌症基金会共襄盛举,除提供癌友及家属疗癒身心灵的飨宴,即日起至11月8日线上捐款予台湾癌症基金会并备注「台湾神隆」,将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
「神隆艺坛」为台湾神隆连续16年耕耘之公益艺文讲座,今年讲座订于10月15日晚间在南管局演艺厅举行,此次以「书,是温柔的解方」为企划主题,邀请知名作家吴若权先生担任主讲人,一同从阅读中找到照顾的力量。
台睿(6580)23日宣布进军保健品市场,首推「硒2皙焕白膜衣锭」。台睿董事长林群表示,预计保健品可为台睿每年创造5亿元以上的收入,再配合公司新药的技转方案推动,将展现多年投研发成果收穫,助力明年的上市规划。
台睿(6580)旗下全新自有保健品牌好硒家,以独家「硒立元」原料配方,研发出第一款保健产品「硒2皙焕白膜衣锭」。董事长林群说,公司将陆续推出一系列保健品,并持续拓展通路,未来预计可创造每年五亿以上的收入,再配合公司新药的技转方案推动,将能展现公司多年投入研发的成果收穫,也有助于公司明年的上市规划。
全球每年近200万人确诊大肠癌,即使化疗、放疗、手术治疗技术进步,患者肿瘤切除后仍可能復发。《新英格兰医学期刊》17日登载一项与肠癌有关的瑞典大型研究,美国家户常备的非处方药物阿斯匹灵能让部分的大肠直肠癌患者復发机率降低55%,每天服用160毫克即可,但务必由医师综合诊断方能决定是否用药,万一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恐危及性命。
提到玉米黄素,许多人直觉是保护眼睛的营养素。基因医师张家铭表示,最新研究发现,玉米黄素能活化杀手T细胞,让其攻击癌细胞的能力变强,甚至可以提升抗癌药物的疗效,建议平日餐桌上,固定有菠菜、羽衣甘蓝、青花椰菜、玉米与蛋黄等富含玉米黄素的食物,不仅护眼,还能默默为免疫力加分。
鑫品生医(4170)日前经董事会决议通过,公告114年上半年财报,营收较去年同期成长约43%,创近年同期新高,上半年税后净利约383万元,在营运连续亏损三年后顺利转亏为盈。
据澎湃新闻报导,8月1日至7日,受中共党中央、大陆国务院邀请,60位来自高科技领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和基础研究领域青年人才等齐聚渤海之滨,参加北戴河休假活动。本次休假活动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旨在勉励专家们感怀山河壮美、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报国、埋头苦干,奋力攀登新高峰、续写时代新篇章。
腹膜癌治疗再添新契机!高雄义大癌治疗医院一般外科教授赵颂慈率领团队,将「肿瘤减积手术」与「腹腔温热化学治疗(HIPEC)」整合应用,并引入「腹腔高压气雾化学治疗(PIPAC)」,成功延长腹膜癌病人存活时间,并提升生活品质,相关研究成果已获国际权威医学期刊《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接受刊登。
巨生医(6827)双技术平台发威,5日宣布,MRI显影剂MPB-1523将于今年底提出第三期临床试验的Pre-IND申请,为2028年正式申请505(b)(1)药证铺路;同时MPB-1734抗癌药物新剂型新药在完成制程放大后,将接续执行生物相等性试验,预计2028年亦可提出505(b)(2)药证申请。
57岁主持人沈玉琳昨天(29日)惊传因猛爆性肝炎住院治疗,这是急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也称为急性肝衰竭。对此,胃肠肝胆科医师钱政弘分析,急性肝炎发作是因为出现「免疫失衡」,通常与免疫力低下有关,例如工作过劳、饮食不均衡、熬夜等因素。尤其一旦出现茶色尿,千万不能拖延,应儘早抽血检查并接受治疗。
生华科(6492)开发中市场首见新药Pidnarulex(CX-5461)是全球第一个明确以G-quadruplex(G4)链体结构为靶点的创新药物,同时也是最早进入人体临床、开发进程最快,因此日前于美国举行的第九届国际G4大会上成功获得国际生医界和科学家瞩目。
一种古老真菌─「黄麴菌」(Aspergillus flavus,或称黄麴霉),很可能是「法老王诅咒」的真相,1920年代,许多参与法王陵墓挖掘的考古学家因不明疾病身亡,诅咒的传闻不胫而走。除了古墓中的神秘死亡以外,黄麴菌造成的黄麴毒素,也造成农作物的变质、毒化而臭名昭着。然而,黄麴菌的生物毒性也可能为医学做出贡献,科学家从其中分离并改造成强效的抗癌药物,或许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乳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其中三阴性乳癌约占所有乳癌的10~15%,因缺乏贺尔蒙受体与HER2蛋白表现,无法接受标靶治疗,只能依赖传统化疗药(如紫杉醇),復发的机率是一般乳癌的3倍,復发后因抗药性而无药可医。国卫院、清大团队成功开发出全球第一个具细胞穿透性的KIF2C小分子抑制剂,可对抗让癌细胞分裂的KIF2C,正积极开发新一代抗癌药物。
台睿(6580)趁着2025年北美生技展时,积极展开国际交流,拓展新药授权与策略合作机会。另外,旗下硒注射药品与保健品同步推进,全面布局临床与大眾市场。
近年各国股市人工智慧(AI)概念股风光无限,成为市场投资人追逐的宠儿。但让人意外的是,大陆生物科技类股今年摆脱长达四年的低迷,成为今年亚洲表现最抢眼的族群之一,相关指数今年以来飙涨60%,表现胜过AI股。
巨生医(6827)新药开发大报捷!总经理许源宏表示,旗下治疗摄护腺癌新剂型新药MPB-1734,获美国FDA同意以生物相等性试验(BE)桥接,并透过505(b)(2)法规途径取证。另外,肝细胞癌诊断新药MPB-1523,也力拚年底申请美、中三期临床并启动授权,两款新药都规画2028年申请新药查验登记(NDA)药证。
巨生医(6827)宣布奈米微胞技术平台下产品MPB-1734抗癌药物新剂型新药(不含Tween-80的Cabazitaxel新剂型),日前接获美国FDA type C谘询案的书面回覆。FDA在回覆中表示,根据目前的动物试验结果与部分人体临床试验资料,MPB-1734应用在摄护腺癌的适应症,有机会免除临床2/3期试验,以生物相等性试验,作为科学桥接方式,并透过505(b)(2)法规途径申请新药查验登记(NDA)药证。
外泌体常被应用于再生医学、医美领域,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全球首创,以HLA-G为标靶的外泌体药物载体平台「SOB100」来治疗癌症。临床实验证实,比传统癌症药物更精准,副作用也减少。
巨生医(6827)宣布,旗下奈米微胞技术平台下产品MPB-1734抗癌药物新剂型新药(不含Tween-80的Cabazitaxel新剂型),一期临床试验数据达标;执行长王先知表示,将儘速推进下一阶段临床试验,加速取得药证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