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组合式减速平台的搜寻结果,共10笔
高雄市三民区绿园道旁的铁道三街,7日中午左右发生死亡车祸,1名19岁黄姓男骑士疑似抢快,撞上在无号志路口过马路的87岁赵姓老妇,老妇头部受创送医后仍不治,而同样在绿园道旁的铁道一街,日前就曾示警绿园道无号志路口有危险,呼吁市府要多加建置减速措施。
高雄澄清湖风景区今年7月起由高市府接手管理,在园区内导入减速平台、人行步道、圆环等交通设施,打造交通示范区,获得各界好评,议员认为,减速平台效果良好,且警示成效明显,建议尽快导入其他社区的无号志路口。对此,高雄市交通局表示,已争取中央补助计画,初步择定3处住宅区试办,预计今年底前完成。
为降低无号志化路口易肇事问题并提升路口行人安全,桃园市交通局推动「组合式减速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置19处,平均降速可达3成,但地方喊话,重车出入多的地段,减速平台会出现分离状况,担忧发生意外,盼规画巡查报修机制。交通局表示,目前已设置完成的减速平台尚于保固期内,如接获通报,会立即派工修復。
桃园市交通局推动「组合式减速平台」,为降低无号志化路口易肇事问题并提升路口行人安全,目前全市已建置19处组合式减速平台,平均降速可达3成。地方喊话,重车出入多的地段,导致减速平台出现分离状况,盼规画巡查报修机制。交通局表示,目前已设置完成的减速平台尚于保固期内,如于接获通报,皆会立即派工进行修復。
桃园市道安改善状况曾被交通部点名改进,双方一度隔空交锋。交通部今邀桃园市政府赴中央分享交通安全改善作为及成果,桃园不仅人口增幅冠居全台,汽机车数量也上升,道路拥挤程度六都第三。桃园市交通局表示,行人事故死伤自2022年起已逐年降低,正多管齐下透过执法、工程及教育宣导面改善交通安全。
桃园道安屡遭交通部点名,部长甚至要求到交通部开记者会说明,引发中央地方互杠,桃园市长张善政今主持道安会报,1月A1死亡事故11件,较上月下降4件、比去年同期少3件,A2受伤事故5057则较去年下降6.6%,今年将持续以「速度管理」为主要目标,多管齐下优化交通安全环境。
桃园市议员陈韦晔搜集桃园前十大「行人地狱」,都因车流量大、行人空间狭小、无行人停等空间酿祸,像八德区介寿路跟桃园区中正路每年有上百件行人死伤事故,呼吁通盘检讨。市府指出肇事热点都位处人口稠密区,多因未礼让行人和行人违规穿越车道酿祸,除加强宣导、改善道路工程、也会透过科技执法严格取缔,多管齐下。
高雄铁路地下化后沿线新增多处绿园道,提供附近居民运动休閒所在,不过高市三民区有里长抱怨,里民要前往绿园道前须跨越铁道一街,但该处车流量大、车速快,多次争取号志设置却失败,里内长者已发生数起车祸。对此,高雄市交通局表示,因车流未达号志设置标准,会再加强路口减速设施,维护行人安全。
桃园市交通局去年在无号志路口推行「组合式减速平台」,1天就能组装完毕,不受天候影响、对交通衝击小,且在全市6处试办,平均降速可达3成,让外县市也闻风来取经,交通局今年预计要再推6至10处,将持续精进,有望将「桃园经验」复制到全台。
为降低无号志化路口易肇事问题并提升路口行人安全,桃园市政府交通局自去年起推行新式实体减速设施「组合式减速平台」,以橡胶材质的组装设计加上反光标线,促使汽机车驾驶人自动减速,且有兼具施工期间短、不受天候影响、对交通衝击小的特性,目前全市有6处,包括行穿线2处及路段型4处,整体平均降低车速3成,让无号志路口变的更安全,改善案例也引起外县市重视,有望将「桃园经验」复制到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