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绿色蔬菜的搜寻结果,共300笔
彰化一处蛋场的鸡蛋验出农药芬普尼残留0.03ppm,为容许值的3倍。基因医师张家铭表示,芬普尼最可怕之处,是会损害神经系统的稳定性,让人易焦虑、入睡困难,若鸡蛋遭污染,毒素易累积在蛋黄,建议要防范,应从减少暴露与增加代谢力着手,例如选择来源乾净的鸡蛋,多吃深绿色蔬菜、莓果等食物。
许多职业经常久坐或长时间站立,难免血液循环不良,甚至引发不适。多项研究指出,普遍存在于绿色蔬菜的花青素,又被称为血管的「保护伞」,其中洛神葵(花)又有「花青素之王」的美名,中医师陈潮宗建议,可将洛神葵以热水冲泡后制成洛神花茶,每天服用约700毫升,可促进血管内皮再生、改善血管弹性与通透性。
今(7日)是24节气中的立冬,代表冬季正式开始,不少人会依照习俗进补来强身健体,不过中医师杨婕妤就提醒,现代立冬时节气温往往不降,贸然进补反而会造成上火,应依体质做选择,像是手脚冰冷者可喝药炖排骨、偶尔怕冷或怕热的人则可喝四神汤。中医师赖俊宏则提醒,立冬常见咳嗽、气喘等疾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寒凉性质、刺激性、生冷物都应少碰。
台湾洗肾率全球居冠,若肾臟功能不佳时,还可能引发高血钾症,导致肌肉无力、手脚麻木、心律不整,严重时甚至猝死。营养师李婉萍建议,因钾离子可溶于水,在烹调时可先将蔬菜汆烫5分钟,钾离子就会流失30%至50%,再以油拌炒,千万不要喝汤或生吃,以免限钾的目标破功。
三立电视3日举办「2025三立集团内容创新发布会」,正式公布明年度重点节目计画,综艺类包括嘻哈选秀节目《大嘻哈时代3》、首檔跨国办桌实境节目《请世界吃桌》,其中《请世界吃桌》由台北101董事长贾永婕担任制作人,主持与嘉宾阵容包括隋棠、蓝正龙、浩子、陈随意以及美食YouTuber千千等组成「办桌台湾队」,预计明年1月开拍,将横跨半个地球,在澳洲雪梨歌剧院、日本熊本城、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等全球知名地标前挑战「办桌」创举,把最具人情味的台湾办桌文化,带上世界舞台。
小心骨质疏松症!中医师柯柏任表示,人类的骨质约在30岁后开始流失,当有不明下背痛、身高变矮或明显驼背,可能是骨质流失警讯,一旦恶化成骨松导致髋关节骨折,将增加失能风险。另据统计,髋关节骨折的老年人因长期卧床,可能併发感染症,一年内死亡率达2成左右。
天气转凉后,许多人容易感到疲倦、头晕或气喘,以为只是体力不足或睡眠不佳,其实可能是「贫血」在作祟。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血液肿瘤科医师洪凌真提醒,贫血是指血液中红血球或血红素浓度下降,导致氧气运送能力减弱,使身体组织缺氧。轻微时症状不明显,但若长期忽视,可能引起注意力下降、心悸、胸闷,甚至增加心臟负担。
近期社群上掀起「甘胺酸镁」热潮,许多人为能睡个好觉,便跟随市场购买服用。然而,面对「一夜好眠」的承诺,镁真的能改善睡眠吗?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发表的研究指出,镁确实是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但并非人人都需要额外补充,更不具备任何神奇疗效。
容易累、容易烦,吃饱就想睡,小心是粒线体功能衰退与早期糖尿病的警讯。基因医师张家铭表示,有些人血糖正常,但吃完饭就脑袋变钝、好想睡,这常是粒线体功能失调所导致,如果不及早介入蓝莓等抗氧化饮食、运动等健康模式,身体在长期代谢负载下,极可能演变为糖尿病。
现代人压力大,可能有晚上难以入睡、夜醒,以致于白天精神不济的经验。台北荣总遗传优生学科主任张家铭今(24)日指出,睡眠品质不佳除了心理因素,也和身体缺乏镁有关,其中高龄长者、肠胃不佳者或偏好精致饮食的人,都有可能中镖,可从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帮助復原。
随着天气即将转凉,秋、冬季节正是结球莴苣(美生菜)产季。农业部建议,结球莴苣比起清炒上桌,其实更适合生食。营养师也建议,民眾可把莴苣当成每天蔬菜摄取来源,因其含水份高达95%以上,还能补充膳食纤维及维生素C。
感觉比以前更容易变胖、疲倦、生病? 彷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可能是正值「断崖式衰老」阶段。营养师高敏敏指出,34岁、60岁、78岁是3个关键时间点,依序会感到容貌初步衰老、大脑与身体机能快速退化、大脑与器官加速衰老。老化虽然无法避免,但能靠饮食和生活习惯来延缓,特别是脑龄。
屏东县「百威食品公司」遭查使用工业用双氧水加工猪肠产品,引发食安风暴。台北荣总遗传优生学科主任张家铭表示,双氧水是一种强力氧化剂,原本并非供人食用,一旦误食恐灼伤肠胃、破坏细胞,甚至引发气体栓塞。他也强调「白不等于乾净」,过度漂白的食物不仅无助健康,反而会让身体被「假洁白」慢慢灼伤。
国健署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显示,18岁以上台湾成年人中,有4分之1处于糖尿病前期,再加上过重、肥胖率达半数以上,控醣早已不是糖友、银髮族专利。营养师指出,控醣最忌讳的就是过度压抑饮食,这会导致心理压力与营养失衡,很难长期维持,只要把握3大原则,选对食物,也能大大降低身体负担。
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与花莲慈济医院联手举办「骨健康讲座」,由骨科部医师以银髮族常遇到的骨质疏松以及退化性关节炎为题,希望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透过饮食和运动,养成保养骨健康的习惯,做好「保密防跌」与关节的灵活健康,善加保养身体这部机器,就能达到健康到老的无龄生活,现场一百多位民眾反应热烈,勤作笔记。
随着年龄增长,代谢下降、肌肉量减少,脂肪更容易堆积,若能善用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材,就能打造「更容易燃脂的体质」。日本肝臟名医尾形哲推荐晚餐改「吃」鸡绞肉燃脂汤,1至2周就能感受到身体变得轻盈。
现正值季节交替,不少过敏体质者,开始出现鼻塞、乾痒、打喷嚏等症状,对此,营养师高敏敏表示,除了用药控制,饮食上更要注意,务必少碰加工食品、不新鲜的海产、过量咖啡因、甜食等容易让身体发炎的地雷食物,再搭配良好的作息,都可以提升身体免疫力,改善过敏不适。
空污除了导致肺癌外,也会让失智症提早发生。医师黄轩分享研究指出,PM2.5(悬浮微粒)显示空污不只是肺毒,更是脑毒,它会让阿兹海默病的病理变化加速,也会使失智提早报到、加重病情。日常可透过在高污染日戴口罩、使用空气清净机、挑对运动时段、抗氧化饮食来保护大脑健康。
白内障不是老年人专利。营养医学医师刘博仁分享有一位42岁的男子,每天使用电脑加手机时间超过12个小时,因眼睛乾涩、视力模糊就医,发现已有严重乾眼症及白内障,提醒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蓝光刺激,都可能让加速视力年龄老化,除改善用眼习惯,平日多吃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奇异果、柑橘、坚果,也能延缓白内障进展。
很多人早上爱吃白粥搭配酱菜,清爽又暖胃。不过,营养师李杏瑜分享,有一对70多岁妇人体检,被发现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与脂肪肝,询问之后发现,妇人每天早上必喝白粥,却没有搭配蛋白质食物,加上很少运动,久而久之,血糖自然飙高,多种疾病也跟着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