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肝病三部曲的搜寻结果,共09笔
脂肪肝恐成为国人新国病!肝病防治基金会全国腹部超音波活动昨落幕,今年共5661名受检者,其中3103人、超过54%民眾都被检出有脂肪肝。医师表示,脂肪肝最终可能酿成肝癌,40岁以下年轻族群脂肪肝,将是肝癌防治关键。
别以为「肝包油」只是不美观,小心脂肪肝会引起肝臟长期发炎,演变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国人几乎每两人就有一人有脂肪肝,若合併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演变到肝硬化及肝癌的病程还会加快。专家提醒民眾,平时配合饮食控制与规律运动,必要时使用治疗脂肪肝药物,远离代谢性脂肪肝病不是梦。
台湾设定今(2025)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C型肝炎消除目标,远早于WHO设定的2030年。目前累计已达17万多人C肝治癒,估计全台至少仍有4万人需治疗。政府今年目标治疗1万人,优先治疗族群非常明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署长吴昭军明确指出三大优先族群:糖尿病与肾臟病等慢性共病患者、药瘾及监狱受刑人。
肝臟是沉默器官,因无神经,出问题时也不会感觉到痛。长期酗酒者,约9成都有脂肪肝问题,整个肝臟细胞堆积满满的油脂。专家提醒勿轻忽脂肪肝炎,肝臟发炎可轻可重,若长期不断、反覆性地发炎,就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出现肝癌。
从肝炎、肝硬化再到肝癌,是许多人都熟知的「肝病三部曲」。一名40多岁男子因长期肝发炎指数异常而就诊,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重度脂肪肝,差一步就要迈入肝硬化阶段。医师就为他开立脂肪肝的专门药物,并建议日常饮食可以多多吃鱼。结果3个月后,其再测肝指数已回到正常值。
很多人都以为脂肪肝只会出现在肥胖者身上,其实瘦子也可能会发生。对此,营养师李婉萍表示,就算食量不大,只要营养摄取不够均衡,也有机会被脂肪肝缠上,尤其是摄取过量淀粉及素食,都有形成脂肪肝的风险。其中素食很多人以为养生,但她提到,像是兰花干、炸豆皮堪称豆制品界的肥肉,而百页豆腐的油脂含量更超过50%,不可不慎。
彰化县72岁王姓男子,为慢性B型肝炎患者,曾两度游走鬼门关,1次是急性发作合併肝功能代偿不全、1次确诊肝癌,幸好都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得以康復,并在去年10月重返最爱的马拉松赛场,完成跑半马的梦想,医师称讚,他23年来从未缺席回诊追踪,积极配合治疗,堪称「肝炎患者模范生」。
前民进党党主席施明德肝癌復发病逝,他在36岁时发现B肝带原,这也是肝癌的最大危险因子。台湾肝癌患者中,有半数都曾有B肝带原,其次则是C肝。专家提醒民眾,肝癌最可怕之处在于罹病初期不会有症状,等到出现黄疸、腹水才就医,往往已是末期。民眾如有B、C肝,或是年长、有共病、肝指数异常的脂肪肝者,必须3~6个月追踪1次,接受超音波、抽血检验。
肝癌堪称台湾国病,常听到所谓的「肝病三部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不少患者都循着此病程发展。对此,林口长庚医院副院长李威震表示,过去认为肝炎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人生就没有办法改变,但近来研究发现,只要赶快阻断发炎因子,肝纤维化是有机会逆转的。他并分享救肝6招,包括服抗病毒药、戒酒、饮食控制、勿乱用药、禁用偏方、活肝移植等。此外,要避免误食发霉食物,以及少吃加工食品,对养护肝臟来说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