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钙质流失的搜寻结果,共18笔
我国65岁以上长者平均每7人就有1人罹患骨质疏松,医师指出,骨质约在20至30岁达巅峰后逐渐下降,但国人钙质摄取却未达每日建议量6成,呼吁民眾及早补充钙质,多运动、晒太阳,饮食可多吃牛奶、鱼、豆类,并适当补充保健营养品。
有些人不喜欢喝牛奶,或有乳糖不耐症,就想靠喝豆浆来补钙,不过,营养师李宜桦表示,豆浆虽然富含蛋白质,但含钙量只有鲜奶的9分之1,如果想藉由喝豆浆来补钙,最好在一杯豆浆中,加入一汤匙芝麻粉或芝麻,就可以多补充将近10倍的钙质。
随着台湾迈入超高龄化社会,脊椎相关疾病成为国人健康的重要课题。根据统计,40岁以上每两人就有一人面临脊椎退化问题,若未及早治疗,不仅可能导致行动困难,甚至影响家庭与生活品质。
茶与咖啡是现代人常喝的饮品,喝多又怕会骨质疏松。营养专家洪泰雄表示,英国最新研究发现,每天饮用1到2杯咖啡与1至2杯茶的人,罹患骨松风险可降低32%,研判是咖啡和茶中含有的多酚和植物雌激素,具抗氧化和抗发炎的特性,因此有助于维持骨质密度。
炎炎夏日,吃水果不仅能消暑解渴、补充营养,选对水果还能护骨。医师陈钰泓列出4种水果,包括芭乐、凤梨、水蜜桃、番茄,对于骨骼健康或钙质吸收都有不错的效果,不过也要小心,荔枝、榴槤、西瓜、哈密瓜吃多可能会伤骨,得多留意。
商代有活人祭祀的习俗,不少战争的俘虏被当作「人牲」献祭,在大陆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还出土了装有人类头骨的青铜锅具,起初考古学家以为只是意外滚落,然而大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原殷墟考古队长唐际根分析后发现,这颗人头来自一名15岁少女,且极大机率是被刻意放进锅具中烹煮。
骨骼问题并不只属于银髮族,专家提醒,30岁后每年骨质流失速率约1%,再加上久坐、高盐饮食等现代生活习惯,许多年轻族群的骨骼健康正处于隐形危机。提醒民眾在饮食上,应谨记「盐少一点,钙多一点」,也要透过适当运动,让骨骼更结实。
骨质疏松是高龄化社会常见疾病,但随着现代年轻人生活方式改变,骨质疏松发生年龄层逐渐下修,不论几岁,都应该留意骨骼的健康状态,台中市梧栖童综合医院骨质疏松照护中心主任梁哲翰提供保骨「四心」要点,教民眾如何预防与照护,把握治疗先机。
台中市75岁王姓老妇人早上都会去公园散步,某天因刚下完雨土地溼软,她拿来当手杖的雨伞因此插入松软的土中,她为了用力拔出雨伞,结果重心不稳跌倒,髋关节因此骨折,就医后才发现自己有严重的骨质疏松,配合医师手术治疗跟復健后才慢慢回復正常。
想要预防骨质疏松,摄取足够钙质很重要,但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此,骨科医师严可伦分享补钙4技巧,包括分次补钙、避开高纤食物、咖啡因不过量,以及晚上补充尤佳。其中他提到,晚间是身体骨骼修復的时间,可于晚餐后或睡前1小时补充含钙食物,并搭配维生素D更能帮助钙质吸收。
人人都需要营养,但某些食物对女性健康特别有益,像是主要由豆科植物分泌的天然贺尔蒙「异黄酮」,或是被视为孕妇营养补充品的叶酸,适当摄取即能维持身体健康,现在就来看看女性必吃的超级食物有哪些!
常外食、勤防晒,都可能让你缺钙。营养师叶若懿表示,想补钙可吃小鱼乾、黑芝麻、脱脂奶粉、刨丝乾酪、小方豆干或钙片等6种容易吃到却富含钙质的平价食品,而喝拿铁也可以补充钙质,但补钙的同时,别和鱼油、铁剂一起吃,以免降低吸收效果。
想要保护骨骼,摄取正确饮食能达到加分的效果,復健科医师王竣平就大推4款夏季护骨食材,分别是酪梨、番茄、杏仁及桃子,值得纳入夏日饮食清单中。其中他提到,番茄富含维生素K和钾,对于维持骨密度、防止钙质流失,皆能发挥正面效益。
根据2017年到2020年「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4岁以上民眾钙摄取量均不足,新竹国泰医院营养师高诗棋指出,钙摄取不足易造成骨质疏松,除食物外可透过保健食品补充钙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D等,但注意别摄取过多盐份,以免人体将过多的钠离子排出体外时,钙质也一併流失。
饮食与健康关系密切,根据美国权威杂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公布2024年最佳饮食排行,其中「地中海饮食法」再度蝉联冠军。对此,营养师指出,地中海饮食法除了促进减重、维持心血管健康、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外,对于维持骨骼跟关节也有很大的帮助。她并提到,外食族其实也可轻松遵循地中海饮食,主食尽量挑选鱼及搭配大量蔬菜,烹调方式应避免油炸、尽量挑选以乾煎、烘烤、清蒸、少油少盐烹炒。
骨质疏松是老化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而造成骨松原因很多,其中错误饮食习惯往往容易让人忽略。对此,家医科医师魏士航表示,过去曾收治一名年约50岁女性个案,检查发现竟有明显骨质疏松的情况,探究患者罹病关键,除了处在更年期阶段外,日常营养摄取也很不均衡,三餐更特别爱吃麵包,由于其含磷量高,会加速钙质流失,从而使疾病找上门。
钙质、蛋白质都是人体所需的关键营养素,但过去时常听到吃太多肉会造成骨质流失的说法,到底是否为真?对此,减重专科医师魏士航表示,事实上会促使钙质流失的蛋白质来源为「加工肉品」,由于含磷量较高,从而导致血钙浓度下降,长久下来就会对骨质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值得特别注意。
骨质疏松盛行率及死亡率都相当高,民眾为了预防骨松会补充钙质,不过外科医师江坤俊提醒,补钙的同时应该减少摄取高钠及高磷的食物,这2类食物吃下肚恐怕让钙质流失;一般人认为高钠就是过咸的食物,其实火锅汤、火锅料、调味料、乌醋等都是隐藏版高钠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