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理財作家夏韻芬日前受工商時報文化基金會、群益金鼎證券共同邀請出席「健康‧富足系列講座」,她以「做對投資,40歲後領雙薪」為題發表演講。夏韻芬在演講一開始,即詢問在場聽眾「可不可以不做投資?」,夏韻芬自己給出的答案是,若有二億元的資產,就可以不用投資。
夏韻芬現場算給大家看,若我們試算退休後每個月省省花,一個月只需2萬元,欲用銀行孳息方式支應,以目前銀行1%的利率計算,本金就得準備2,400萬元。那麼,怎麼在退休前存夠這2,400萬元呢?夏韻芬進一步分析,理財就必須從收支管理開始,即在開源和節流上進行管理。開源上,夏韻芬教導在場聽眾,除了工作收入追求高薪及加薪外,也可以透過「勤儲蓄」及「早投資」的理財方法。
夏韻芬認為,「早投資」對達標退休金很重要,她反問民眾:我手上有新台幣100萬元存款,如果放在3%報酬的工具,請問20年後可以領到多少錢?一個簡單的算是就可以得到答案:20年後的本息和=1,000,000×(1+3%)20=1806,111。換句話說,100萬元放在3%的複利報酬商品中,經過20年就可以滾出80%以上的獲利,可見複利的威力確實驚人!因此,投資理財是越早行動越容易達成目標。
夏韻芬更具體傳授「40歲領雙薪」的四個步驟即「賺、存、省、滾」。「賺」即以專注本業拚加薪,累積第1桶金,這過程中即要學會記帳;「存」即先付錢給自己,改變存錢公式,這個公式即收入-(儲蓄+投資)=支出;「省」是要永遠過比現況低一階的生活,達到存錢比率30%起跳;「滾」則是運用定期定額投資,讓複利發威,要記住「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小。」的口訣,盡量讓本金擴大,長期累積,不要一味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要認清沒有每年獲利18%的商品。
進入老年後如何理財?夏韻芬說,年輕時我們是化零為整,到老了,要「化整為零」,盡量把固定資產變成流動現金,方法可以有「以房養老」或「將非投資型終身壽險轉成長照、年金險」。
車禍過後,歷經了人生歷練的夏韻芬,提出「過關人生」的人生觀,她認為人的一生可以分三階段規劃退休:年輕時,積極迎戰、每月5,000元、6%報酬率、30年有500萬元;屆齡退休時要提高存款—本大利小,利不小;已經退休要盤點資產,聰明活用。 更多富足系列講座請連結:http://www.dox.tw/2018health/。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