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政策方向,或可從新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公開稱「中國無疑是對美國利益帶來最大挑戰的國家」作為基調。在此危機意識下,美方對所有具備中國或中資的背景仍高度警惕。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拜登政府近日在新創投資、供應鏈等方面,愈加關注中國在其中的角色。
川普執政期間,負責審查外資對美投資的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已成立了一個約20多人的全新執法部門,重點放在涉及敏感技術以及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投資交易,尤其鎖定有中資背景的創投投資,不僅溯及既往、並包含小額交易。拜登上任後亦繼續採用此一部門的調查,且預期未來CFIUS在外資投資審查上將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美方也悄然對中國展開供應鏈反制,即透過結合其他盟友、盟國,增加進口替代,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甚至可能進一步形成對中國的「供應鏈包圍」。
新京報報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巍指出,目前拜登首要關注的內容,主要以電子產品重要原物料、防疫物資原料為主。但未來可能繼續延伸到人工智慧、5G、甚至電信等方面,甚至結合日本、印度、澳洲或其他東亞國家,形成另一個防堵中國的經濟安全網路,加強盟友合作、以確保供應鏈穩定正是第一步。
對於中國崛起已是既定事實,專家分析,美方正在找尋更有效的對中戰略制高點,這也注定中美競爭大於合作的局勢短期難有轉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