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鑫強調,蔡政府自2016年上台以來,即全力發展綠能,推動能源轉型,下一階段將進入淨零轉型,勢必加大力道發展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光電、風電,因此未來產業政策會持續推動太陽光電、風電,另外,也會研發碳捕捉、氫能等技術,調整相關科技、研發預算,在2030年以後才能夠大規模使用淨零技術。

龔明鑫6日出席「2021台灣人權與企業行動論壇」,發表「2030台灣永續發展目標」演講時,首度透露2050淨零碳排路徑草案的規劃。根據IEA的2050淨零路徑,2050年淨零下能源系統將徹底轉型,屆時幾乎90%電力來自於再生能源,其中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約占70%。

龔明鑫表示,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宣布推動2050淨零排放,歐盟也打算在2026年實施碳關稅,與其讓他國課徵,不如在國內徵收,我國應儘速推動碳定價,「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內容已將2050淨零排放納入,並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新增徵收碳費,俟行政院會通過後,預訂立法院下會期送審。

除了徵收碳費外,龔明鑫說,碳費收入將專款專用於減碳工作、發展低碳與負排放技術及產業、補助及獎勵企業投資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加速產業低碳轉型,降低產品碳含量,提升我國產品競爭力。

有關碳費徵收,預計2023年實施,擬對碳排放逾2.5萬噸國內企業、高碳排進口產品徵收碳費。

龔明鑫說,淨零轉型是很大的挑戰,卻也帶來更大商機,淨零轉型過程將透過再生能源、電力、氫能、運輸、住宅、碳捕捉等領域新技術發展,創造市場「新興綠色商機」,此時正是廠商布局的好時機。

在2050淨零排放願景下,他強調,政府將推動三大轉型,包含能源轉型更加安全、產業轉型更具競爭力和社會轉型更有韌性。

#碳費 #龔明鑫 #路徑 #技術 #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