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WHO)祕書長譚德塞18日表示,一些國家因新冠疫苗接種率高而認為疫情已經結束,這種想法是「危險的」。他強調,不能忽視Omicron變種毒株帶來的威脅。WHO正密切關注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而日本研究發現,BA.2不僅更難檢測,傳播亦較原始Omicron(BA.1)更快速,更能引發重症。
譚德塞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時說,疫情何時結束「不是一個偶然性的問題,而是一個如何選擇的問題」。面對疫情帶來的共同威脅,「我們需要合作,需要更強大的系統和工具預防、發現並對疫情作出快速反應」。
據新華社報導,譚德塞指出,目前全球每周約7萬人死於新冠病毒,非洲國家尚未接種過新冠疫苗的人口高達83%,該地區衛生系統不堪重負、幾近崩潰。「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傳染性更強、更危險的變種。」
譚德塞另在歐盟─非盟峰會上宣布,埃及、肯亞、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南非及突尼西亞等6個非洲國家,成為「新冠疫苗技術轉讓中心」的第一批受援國,將獲得在本土生產mRNA新冠疫苗所需技術。南非表示,非洲首款本土研製的mRNA疫苗將很快展開臨床研究。
此外,據日本東京大學與多個實驗室研究發現,Omicron的BA.2比BA.1更快在細胞中複製,亦更容易與細胞黏在一起,使BA.2產生大的融合細胞。因為融合細胞會成為生產更多病毒的「工場」,而此前Delta變異株也擅長製造融合細胞,被認為是對肺部造成破壞,引發重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