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燒了2年多後,許多國家陸續開放邊境。教育部表示,在雙方交流國家皆解除邊境管制且出入無須隔離檢疫後,將重啟學生教育旅行;教育部輔導的台灣國際教育旅行聯盟2.0則說,已規畫年底由師長團先到日本及韓國探勘,盼明年初學生教育旅行可成行。

教育部統計,2017年至2019年,台灣高中生到日本教育旅行分別有9123人、8628人、7227人,日本高中生來台則有5萬3940人、5萬7540人、5萬3806人;台灣高中生赴韓國人數分別為1319人、1869人、2311人,韓國高中生到台灣人數則為751人、1328人及2373人。

教育旅行是一種結合教育交流及旅行的活動,過去我國僅限高中生參加,而且主要去日本或韓國,以疫情前去日本6天5夜為例,學生每人要負擔3.8萬元到4.5萬元間。不過我國學生出國交流的同時,也吸引更多日、韓的高中生到台灣來。

因為疫情,學生教育旅行活動在2020年、2021年中斷了2年,但依照目前情勢,可望不久後重啟。教育部說,疫情後的學生教育旅行,將從原本的高中生延伸到國中小學生,交流國家也不侷限於日、韓,目前已經有學校規畫要到東南亞的新加坡及柬埔寨等國家。

台灣國際教育旅行聯盟2.0總召集人、高雄女中校長林香吟表示,世界各國的邊境正在開放,學生教育旅行可望恢復舉辦。他們已規畫年底由師長團分別到日本及韓國探勘,如果一切順利,明年初台灣學生就可出國進行教育旅行。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表示,2019年女兒讀國二時,全家到尼泊爾深度旅遊10多天,這個國家的失業率非常高,很多人在路旁或商場門口閒著,無事可做,許多男人甚至要到海外為其他國家打仗,才能養活一家。

王瀚陽的女兒原本認為只要好好讀書、努力,就一定可以獲得回報,但從尼泊爾回來後,發現在世界一些國家,並不是這樣,現在他女兒懂得惜福,而且2年多前在尼泊爾交到的朋友,也都還保持聯絡。女兒現在讀高一,如果教育旅行重啟,他會讓女兒參加,因為小孩子到國外體驗及學習後,視野真的不一樣。

#交流 #旅行 #高中生 #女兒 #教育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