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債券基金不僅名稱將在台灣步入歷史,投資型保單未來也無法再連結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近期多家境外基金業者已經陸續發出投資人須知,通知將自5月起更名,因更名後新、舊名須並行一年,最快2023年5月「高收益債基金」的名稱將正式消失。
投信業者指出,國人偏好具有配息機制的基金商品,近年除了高收益債券基金,台股基金、台股ETF、科技ETF基金甚至REITs相關基金,都強調配息機制,業者甚至祭出月配、季配等多樣選擇,希望吸引穩健族群與退休規劃族群。
隨投資型保單不能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投信業者預期,部分資金勢必流向具有配息機制的台股等相關基金,尤其近年台股、台股ETF等基金的配息率不俗,已經讓整體台股基金規模首度超越高收債基金,未來資金由債轉股的趨勢可能會更明顯。
部分境外基金業者表示,由於目前全球景氣穩定向上,企業將繼續保持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並產生穩定的現金流,也有能力繼續以低利率再融資及延長債務到期日,這將使高收益債違約風險降低。
境外業者表示,今年高收益債得利於經濟復甦,將使違約率維持低檔,預期有不錯的報酬表現,依舊可望吸引到有配息需求的族群,尤其在銀行通路依舊力推下,就算整體規模會因保單效應稍有衝擊,但買氣不至於完全流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