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業表現亮眼的拉抬下,歐洲經濟活動意外加速擴張,4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抵七個月新高。至於美國4月綜合PMI降至三個月低點,原因在於通膨壓力促使民眾看緊荷包,進而拖累服務業成長動能。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Global)22日公布,歐元區4月綜合PMI初值由3月的54.9攀升至55.8,創下七個月新高,不但維持於榮枯線50之上,且優於分析師預估的53.9。
其中,歐元區服務業PMI由55.6升至57.7,改寫八個月新高,且優於市場預期的55。
但製造業PMI由56.5降至55.3,雖高於分析師預期的54.7,但卻是15個月新低。
歐元區4月綜合PMI優於市場預期,主因在於民眾不畏物價上漲持續消費支出,進而帶動服務業成長,得以抵銷製造業活動放緩衝擊。俄國入侵烏克蘭,加上中國實施新一波防疫封鎖措施,導致疫情期間全球供應受阻情況加劇,連帶拖累歐洲製造業產出。
衡量產出的分項指數從53.1降至50.4,創下22個月新低。產出價格指數從65.7升至68.5,創下歷史新高。歐元區3月通膨率攀抵7.5%,約是歐洲央行(ECB)設定目標2%的近四倍,從標普全球最新數據推估,歐元區物價上漲壓力恐持續升高。
標普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歐元區4月經濟出現兩極化發展。在供應受阻、通膨飆漲與俄烏戰事的三重打擊下,製造業幾乎陷入停滯。但受惠於防疫鬆綁、民眾旅遊與娛樂需求升高,服務業迅速復甦。
標普全球周五公布數據亦顯示,美國4月綜合PMI初值由3月的57.7降至55.1,創下三個月新低。其中,服務業PMI由58降至54.7,改寫三個月低點;製造業PMI由58.8升至59.7,創七個月新高。
美國4月景氣擴張力道雖優於1月,當時疫情復燃拖累經濟,但依然不如3月強勁復甦力道。其中,服務業成長放緩,原因在於通膨壓力高漲,令消費者縮減支出。相較之下,製造廠商為了因應強勁需求紛紛加快產出,令製造業強勁擴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