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海嘯以來,低利率、低成長、低通膨組成的「三低」,成為市場「新常態」,但這個局面從疫情後開始劇變,全球經濟在美國聯準會無限QE助威下,打破低成長魔咒,緊接著由供應鏈瓶頸引爆通貨膨脹,FOMC則為了抑制高漲的通膨,被迫急速升息,三低一下子切換到「三高」,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美股還一度墜入熊市,但在這段期間,匯集「高品質股息」的公用事業類股,逆勢走揚,頓時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根據彭博數據,高品質股息的價格爆發力,在多頭時期雖落後於科技類股的漲幅,股利率也低於非投資等級債券,但在市場動盪的年代裡,充分展現耐震的韌性。以2020/3/23~2021/11/19低檔強彈以來為例,標普公用事業指數漲了50%,雖然漲幅只及那斯達克指數的3成,卻比債券指數好很多。而從2021年11月中旬、全球股債行情反轉至今年6月中,標普公用事業指數的跌幅僅3%,比債券及那斯達克的跌幅少很多。統計在這詭譎多變的兩年半時間裡,標普公用事業上漲72%,輸給了科技股的91%,但不必經過雲霄飛車般的膽戰心驚,報酬也輕易勝過各類債券。

林志映表示,其實「高品質股息」比「高股息」還要難尋,因為至少要具備幾項要素:1、產業要有護城河優勢,最好是特許或是必需行業,同業幾乎不用削價爭取市佔率,會有一定的經營合理利潤;2、獲利可預期、穩定度高,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3、股息配發率高,長期殖利率名列前茅;4、財務體質健全;5、股價波動度較低。

而符合上述條件者,大多屬於公用事業類股,並集中在水電瓦斯及輸配送公司為主。

#股息 #三低 #公用事業類股 #金融 #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