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一臉笑意,元氣滿滿的兆豐投信總經理黃大川,自保誠人壽精算部門啟蒙後輾轉到證券業,最終選擇在投信業落腳,一待就是22個年頭。他總覺得,投信業是個肩負社會責任的行業,比起國際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上百年的歷史,台灣的發展只能算是初期,對於國內經濟成長穩健,與民眾理財知識逐漸成熟的背景下,黃大川對產業的發展深具信心。

從他踏入這行業時,全市場公募基金才1.2兆元規模,如今已成長到了4.8兆元,黃大川相信,要達到10兆元是指日可待的,而兆豐投信(成立時名為國際投信)是國內第一家投信,設立於1983年8月,兆豐投信見證產業這段發展史,從上任總經理的第一天開始,全力奠基兆豐投信,希望成為投資人心中值得信賴的品牌。

黃大川懷念服預官役時,在國防部中正預校擔任教官的日子。那段時間天天陪著國家軍官幼苗讀書與運動,那些他以前帶過的孩子多數已是國軍的高級軍官,那段經歷讓他深信,人才是需要從年輕和啟蒙時就養成的,團隊的情感與信念的養成更是關鍵元素。

人才的養成是要有計畫性,身為資深職棒球迷的他,如今出任總經理,猶如執起教練棒,在於要找到適合的人在最適合的位置,例如有選手適合擔任捕手、有選手適合擔任投手、有選手適合擔任內野手、有選手適合擔任外野手,所以要讓員工適才適所,就能發揮出最佳戰力。

黃大川認為,當初的寶來投信和元大投信的歷練對自己很有幫助,尤其能參與中國信託投信高度成長的起飛期,自己只是投信界中的小園丁,處世之道不外乎「樂觀不沮喪」、「不得意忘形」、「對人才飢渴」、「對市場存敬意」,而這幾點走不了短線,要求的是長線未來的無限爆發力,而非短視近利的小小成就。

現在來到兆豐投信,黃大川非常重視產品的設計與發行,「產品就是投信的心臟」,只要慢慢累積能量,把心臟機能完備起來,競爭力自然營造起來,就像打棒球般,只要慢慢累積一分又一分,且切記不要一直打壞球,就能累積好成績,並慢慢達到目標的彼岸。

而在現在金融、科技密切結合下,黃大川的數理背景與客戶實務經驗,更能發揮所長,甚至就像電影魔球(Moneyball)中,藉由統計學找出最佳的勝利方程式,未來他期待和全體員工們一起努力達到巔峰。數十年的投信工作經驗,黃大川說,種種的挑戰讓他充滿了熱情,尤其在這幾年資產管理業的面貌丕變,也激起鬥志,未來就是要幫助更多投資人。

對於當前的經營任務,他說,就是要讓兆豐投信、投資人共好,所以發展了未來的發展路徑圖,希望每一天都能愈來愈好。

以這幾個月建構路徑圖上,黃大川積極對內、對外尋才,讓兆豐投信有更多元元素、更加年輕化,希望把球員都放在最適合位置,並把軟硬體升級後,就要開始全力衝刺業務,並做好「謀定而後動、積極而主動」。

#投資人 #養成 #適合擔任 #投信 #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