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一期經濟數據並未太差,以8月ISM製造業指數為例,採購物料價格下降,呼應通膨數據走勢正在緩解,僱傭指數仍擴張。然即使如此,市場傾向將好數據當壞消息解讀,畢竟貨幣緊縮政策及企業壞消息對股價指數影響太大,投資人傾向風險趨避。
歐元區8月份通膨核心CPI已來到4.3%,但歐洲無論失業率、製造業環境都遠較美國疲弱,這也使歐央遲遲未能對升溫的通膨下手。
北溪斷氣更是不定時炸彈,稍早俄國Gazprom宣布無限期停供天然氣消息傳出後,歐洲天然氣基準價-荷蘭TTF期貨,5日一度井噴36%,終場上漲28.5%,同時,5日歐洲基準電價飆升23%、至每MWh 625歐元,遠高於今年初的200歐元。
雖然台股與美國科技指數連動性較高,然歐洲衰退引發的消費衰退,衝擊勢必不小,投資人仍要留意相關風險,不應過度樂觀。美股基本面雖仍偏多,投資人可使用CME微型指數期貨與歐洲期貨交易所微型法蘭克福指數參與市場行情,可低檔分批布局、反彈偏空操作。(統一期貨提供,方歆婷整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