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中國有能力拿下台灣,但須付出極為血腥的代價」為題,發表了資深全球軍事事務作家林登(Brad Lendon)及資深國際記者瓦特生(Ivan Watson)的長篇評論文章。
該文指出:上週美國總統拜登首次訪問亞洲時,他向北京發出了迄今為止最強烈的警告,聲稱華盛頓將致力於在中國發動攻擊時,從軍事上保衛台灣。拜登甚至將中國對台灣的潛在攻擊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做了比較,這似乎背離了美國幾十年來在此一問題上的「戰略模糊」政策,同時似乎也提高了美國和中國軍隊之間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CNN文章指出,這是拜登自上任以來第三次發表類似言論,但就像前兩次一樣,都很快地被白宮收回,堅稱美國的政策並沒有改變。然而,此情不可避免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中國試圖奪取台灣,美國及其盟國是否能夠阻止它?令人震驚的答案是:很可能無法阻止。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軍隊、導彈和艦船數量超過了台灣或其可能的支持者(如美國或日本)所能帶來的戰鬥力。
該文又指出,上情意味著如果中國有決心要拿下台灣,它可能可以。但是也要附帶一項警告,亦即儘管中國很可能會獲勝,但任何勝利都將為北京及其對手付出極其血腥的代價。許多分析人士表示,入侵台灣將比二戰盟軍在法國登陸諾曼地時更加危險和複雜。美國政府文件顯示,在長達近三個月的諾曼地戰役中,雙方陣亡、受傷和失踪人數接近 50 萬,而平民的大屠殺可能會更糟。
自俄烏戰爭爆發後,許多專家曾指出,「今日烏克蘭就是明日的台灣」。CNN的這篇報導也有所著墨,它認為台灣的2400萬人口是集中在首都台北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9575人。相比之下,烏克蘭的馬里烏波爾,也就是在俄烏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的城市,其每平方公里只有2690人。換言之,此一人口密度的差異,勢將使台灣的死傷人數更為慘重。
該文指出:儘管共軍在台海地區的海、空和陸地武力方面具有數量優勢,但中國在每個戰爭領域都有致命的弱點,這將迫使北京長期認真地思考入侵台灣是否值得付出巨大的人力代價。其後該文分別針對海峽兩岸的海戰、空戰與地面戰爭的雙方實力,以及中國可能的對台作戰選項,包括奪取太平島等做出分析。
民進黨政府一再告訴台灣人民「台灣不是烏克蘭」,因為台灣堅守民主價值與擁有軍容壯盛的國軍,同時也有著美國及日本等理念相同的國家在背後支持。但也有戰略專家指出,「台灣的確不是烏克蘭」,因為一旦兩岸開戰,台灣的情況會比烏克蘭損失更為慘重;因為烏克蘭幅員廣大,比台灣將近大上17倍;台灣只是一個海島,沒有戰略縱深,難以阻擋攻擊。俄烏戰爭爆發3個月以來,美國及北約部分國家不斷支援烏國各種武器彈藥及裝備。
CNN這篇文章很明顯的是在提醒,也可以說是警告海峽兩岸,甚至美國,兩岸戰爭一旦爆發,其後果勢將難以收拾。俄烏戰爭迄今,有識之士都已看出烏克蘭打的是美國人的「代理人戰爭」,亦即是老美在背後操縱;美國可以不像草草收場及拍拍屁股走人的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即可能拖垮俄國的軍事與經濟,甚至可能導致普丁總統下台。若將鏡頭轉向大陸與台灣,兩岸一旦開戰,台灣豈不正是替美國人打「代理人戰爭」嗎?
我們深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能夠統治大陸14多億人口,將大陸的經濟建設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向第一大經濟體邁進;他絕對有足夠的大智慧來處理兩岸問題,當不致輕啟戰端,也絕不會上美國人的當。同樣的,我們也寄望民進黨政府必須認清時勢,絕不可自欺欺人,以台灣人民的生命財產做代價;台灣老百姓也能經由俄烏戰爭及美與中共長期角力的本質,認清美國的不良企圖及狼子野心,始能永保台灣的安全。
(作者為大學英文講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