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金門地區供水穩度和品質,經濟部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自2013年至今挹注50餘億元,在地下水管理、節約用水、湖庫水質改善、供水設施更新改善和多元水源開發利用等5大指標均取得具體成果。
縣府工務處說明,相關專案計畫至今已完成大陸引水、地下水每日減抽0.3萬餘噸、整體漏水率從2018的21.47%降至2019年的18.3%、增加蓄水設施與回收水再利用約每日0.45萬噸、海淡改善暨擴建,每日產量由0.2萬噸提升至0.4萬噸、污水接管4200戶(總接管率36.9%)與集水區水質改善及保育工作。另辦理水井清查3456口、圖資用戶資料建置1萬3559筆,老舊管線汰換91.3公里、水庫浚渫29.8萬立方、節水宣導25場次與各湖庫設施改善優化。
縣府強調,相關執行成果已可滿足地區短期供需平衡及未來10年(2031)成長需求。目前洋山淨水場也已完成試車,預計今年底可將「東水西送」能量提升至0.9萬噸,減少自來水廠約8成的地下水抽取,再配合相關地下水管理措施,可讓地下水獲得休養生息機會。
在中央綱要計畫之外,縣府近年也爭取前瞻計畫經費,用於開發人工湖自有水源、集水區和地下水保育、湖庫浚渫、湖庫間原水導水管、攔蓄水設施、排水改善及農塘浚深,期待藉由相關工作的推動,持續提升涵養地下水源與穩定民生供水的績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