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統計,去年投資型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1543.88億元、年減7%,衰退幅度較前11月10%收斂,傳統型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3391.84億美元、年減4%,衰退幅度較前11月0.19%擴大。
美元保單去年新契約保費169.08億美元、年增達14%,幅度較前11月的16%略減。其中,投資型保單50.6億美元、年增達34%,成長幅度較前11月的31%擴大。但傳統型保單118.48億美元、年增7%,成長幅度較前11月的11%收斂。
前三大業者方面,投資型外幣保單依序為國泰、台灣、法國巴黎人壽,傳統型外幣保單為南山、中國、新光人壽。其中,投資型美元保單為國泰、台灣、法國巴黎人壽,傳統型美元保單則為南山、中國、新光人壽。
澳幣保單去年新契約保費4.76億澳元、年減達66%,衰退幅度較前11月64%擴大。其中,投資型保單2.3億澳元、年減達51%,傳統型保單2.46億澳元、年減達74%,衰退幅度均較前11月的49%、72%進一步擴大。
人民幣保單去年新契約保費9.05億人民幣、年減達84%,幅度持平前11月狀況。其中,投資型保單6.9億人民幣、年減達87%,幅度持平前11月狀況。傳統型保單2.15億人民幣、年減達40%,衰退幅度較前11月的35%進一步擴大。
前三大業者方面,投資型澳幣保單為國泰、安聯、法國巴黎人壽,傳統型澳幣保單為新光、中國、富邦人壽。投資型人民幣保單為法國巴黎、台灣、安達人壽,傳統型人民幣保單則為保誠、國泰、中國人壽。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分析,中美貿易戰使人民幣匯率不如以往強勢,使民眾對人民幣商品期待降低。而相較已開發市場,澳幣過去擁有利率較高優勢,但去年澳洲受疫情影響降息,使澳幣保單吸引力降低,為人民幣及澳幣保單去年買氣雙雙急速降溫的主因。
至於美元保單去年仍逆勢熱賣,張玉輝則認為有3大因素。一是5月起美國經濟自疫情動盪中逐步好轉,二是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轉強,刺激消費者逢低投資意願,且對於疫情後市場有較高期待,使得去年美元保單銷售仍逆勢成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