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表示,晶圓代工業面對終端產品對晶片的需求居高不下,客戶加大拉貨力道,使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狀況延續,因此預估各業者營運表現將續強,預估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總營收年成長達20%,其中市占前三大分別為台積電、三星(Samsung)、聯電。然而,未來需關注晶圓代工廠商重新調配產能供給,在加速生產車用晶片之際,恐影響消費電子、工業用等晶片的生產與交貨時程。

台積電5奈米製程投片量穩定,營收貢獻維持近兩成;7奈米製程需求強勁,包括超微(AMD)、輝達(NVIDIA)、高通(Qualcomm)、聯發科等訂單持續湧入,TrendForce估計7奈米營收貢獻將小幅成長至三成以上。由於5G與HPC(高效能運算)應用需求雙雙提升,加上車用需求回溫,預估第一季台積電整體營收將再創新高,年增約25%。

聯電(2303)的驅動IC、PMIC、RF射頻、IoT應用產品持續生產,加上車用需求湧入,第一季的產能利用率滿載,本季營收預估將年增14%。

力積電(6770)以生產記憶體、面板驅動IC、CIS與PMIC為主,目前8吋與12吋晶圓產能需求不墜,加上近期車用需求大增,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預計第一季營收年增20%。

世界(5347)各項製程產能皆已滿載,第一季營收將持續受PMIC與小尺寸面板驅動IC產品規模提升帶動,年增26%。

市占第二的三星,客戶對5G晶片、CIS、驅動IC與HPC的需求增加,三星將持續提高今年半導體事業的資本支出,分別投資於記憶體與晶圓代工等相關事業,顯示其追趕台積電的決心;在製程技術方面,第一季5奈米、7奈米的產能維持高檔,預計本季營收年增11%。

市占率與聯電同為7%的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與美國國防部持續合作生產軍用晶片,且同樣受惠於車用晶片的需求高漲,使其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預估第一季營收年增8%。

陸廠中芯國際(SMIC)因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加上其先進製程發展受限,估計第一季14奈米以下實質性營收將降低;然而市場對40奈米以上成熟製程需求維持,營收仍可持續成長,估年成長率為17%。

#TrendForce #前十大晶圓代工 #產能滿載 #Q1 #總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