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11日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發布「如何看待近期國內外物價走勢」專欄。報告綜合研判,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階段性推升大陸PPI(生產者物價指數),但輸入性通膨的風險總體可控。
人行在專欄中表示,對中國而言,國外通膨走高的輸入性影響主要體現在工業品價格,疊加去年低基數的影響,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階段性推高PPI漲幅。中國是大宗商品主要進口國,從進口量和進口依存度看,影響PPI的主要是原油、鐵礦石和銅,其中原油的下游產業鏈較長,還會影響化工品等價格,對PPI影響最大。
人行指出,中國在去年應對疫情時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沒有搞大水漫灌,經濟發展穩中向好,保持了總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長期通膨或通縮的基礎。當然,需對大宗商品漲價給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帶來的差異化影響保持密切關注,綜合施策保供穩價,及時有效管理預期,防範市場價格波動失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