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鐵英表示,Delta疫情並未改變全球經濟復甦的軌道,但擴張速度不及預期。受中國經濟放緩、東南亞供應鏈中斷的影響,台灣的出口成長第三季以來已出現放緩跡象。除了去年華為囤積晶片帶來的高基期效應以外,中國經濟因房地產市場調整、能源控制、共同富裕等政策變化,也出現實質性放緩,影響對台灣的進口需求。中國是台灣半成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占比50%,電子類半成品出口占比更達70%。此外,東南亞因Delta疫情出現供應鏈中斷,亦波及台灣製造業。
馬鐵英分析,台灣民間投資動能仍然保持強勁。由於全球晶片持續短缺,台灣主要晶圓廠相繼調高晶片價格,強勁的營收前景有助支持資本支出的增加。由於台灣本地疫情緩解,民間消費從第三季開始呈現Nike型反彈。考慮到疫苗覆蓋率不足以及傾向清零的防疫政策,消費復甦前景仍有變數。製造業與服務業之間復甦的不均衡以及勞動力市場復甦的不完整,仍是台灣近期面臨的主要問題。
馬鐵英認為,長期來看,高房價、年輕人失業、薪資停滯等結構性問題並未因去年以來的GDP高成長而改善。伴隨結婚與出生人數降至新低,台灣人口今年開始陷入負成長,也為長期經濟成長增添變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