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理事會10月5日公布新版稅務不合作名單(EU list of non-cooperative jurisdictions),包含更新版的黑名單與灰名單。其中香港被納入5個新增灰名單地區之一。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表示,許多台商在對外投資時,都會考慮透過香港投資或貿易。因此台商需特別注意此項變動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曾博昇指出,台商在香港或境外來源不課稅的國家或地區布局須注意以下幾點 :

一、 一旦我國受控外國企業制度(CFC)實施後,相關利潤可能需要提前在台灣課稅。

二、 若全球最低稅負制開始於各國實施,這樣的稅務安排也可能產生不利結果。

三、 在未來一兩年內,香港可能會調整稅制,以免被歐盟納入黑名單遭受制裁,一旦有變動,現在所享受的免稅待遇是否會產生變化,是否增加實質性的要求,或者會加強稅務稽查的力度,須持續觀察。

四、 若2022年底前相關稅制調整不被歐盟所認可,香港被納入黑名單,則未來所有透過香港所為的投資與交易(特別是透過香港與歐洲之間的交易),將可能被提高稅負或增加交易成本。

曾博昇指出,香港牽動許多台商的投資及貿易布局,未來香港法規預計有所更動,提醒個人或公司須密切注意香港修法動態。

整體觀察此次歐盟公布的黑名單,在既有12個國家與地區中,移除3個包含安圭拉、多米尼克與塞席爾,其中台商投資架構中較常見者為賽席爾,被立即制裁的風險暫時解除。

而本次灰名單(觀察名單)則新增5個國家地區,分別是香港、馬來西亞、哥斯大黎加、卡達與烏拉圭。

#香港 #名單 #台商 #歐盟 #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