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將在17日公佈,歐盟統計局預測將攀升至4.9%,不僅高於10月的4.1%,也將是歐盟統計局1997年開始有此紀錄以來的最大增幅。在這24年間,歐元區通膨年率僅有2個月份超出4%,分別為2008年7月及今年10月。
歐元區物價在這幾個月飆漲的速度,大出經濟學家和決策者的預料。供應鏈問題會嚴重到什麼程度,將持續多久,還有對物價有何影響仍難確定,但明年上半歐元區通膨率料還是遠高於ECB設的目標之下,薪資上漲及物價繼續走高的可能性仍在。
歐洲央行預計在12月16日例會發布明年展望,但決策官員頂多證實,為了緩和疫情對經濟衝擊所實施的購債計畫,將於明年3月劃下句點,不太可能宣布任何抑制高通膨的措施。
ECB官員或將在12月例會重申其看法,即歐元區通膨將自明年起降溫直到年底,2023年會重回央行的近2%理想目標,預估明年1月就看得到物價大跌。
但明年1月物價開始走跌後,接下來幾個月通膨降溫速度可能沒那麼明顯,通膨率下降主要是能源價格變便宜。近幾個月天然氣價格飆上歷史天價,不過期貨市場暗示,明年價格應會大幅滑落。
有經濟學家預測到明年底,歐元區通膨率再次在1%附近打轉,這是ECB所不樂見。即便決策者大多視高通膨率為挑戰,他們更擔心歐元區會陷入像日本那樣的通縮陷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